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库 > 自闭症诊疗 > 干预训练 > 情绪行为 > 正文

晨晨的转变:孤独症儿童行为矫正与情绪管理策略

2024-05-29 10:02 次阅读
文章标签:孤独症谱系障碍     行为矫正     情绪管理     行为疗法     正向强化    
描述:本文通过晨晨的案例,探讨了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行为矫正与情绪管理。晨晨在4岁8个月时表现出短暂的目光注视、有限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他人表情理解的困难。他有简单的语言能力,但缺乏适当的社交互动技巧。通过行为疗法,特别是按压合谷穴位的惩罚方法和正向强化策略,晨晨的攻击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文章强调了在集体活动前对孤独症儿童行为进行干预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及时鼓励孩子积极行为的必要性。

晨晨,一个4岁8个月的男孩,被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他能够进行短暂的目光注视,理解一些简单语言,但对他人表情的理解存在困难。晨晨有少量主动语言,但他与小朋友玩耍的方式较为简单,如追逐或推搡。

在训练初期,晨晨没有参与集体活动,老师在个训室中观察他的行为表现,特别是攻击性行为。通过观察,老师发现晨晨的攻击行为通常发生在他感到高兴或兴奋时。为了矫正这种行为,老师采取了按压合谷穴位的方法,这是一种轻微的惩罚,旨在让晨晨感受到不舒适,同时告知家长在家采取相同的方法。经过3周的坚持,晨晨的攻击行为明显减少。

同时,每当晨晨在高兴时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没有推搡他人,老师就会立即给予他喜欢的食品作为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坚持了大约2个月,晨晨的攻击行为基本得到了控制。

孤独症儿童由于对行为后果缺乏评估能力,他们的攻击行为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在集体活动前对这种行为进行干预至关重要。由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理解能力存在缺陷,传统的说教方法对他们效果有限,主要依赖行为疗法来纠正不良行为。

在应用行为分析(ABA)方法中,不主张频繁使用惩罚,但可以选择一些缓和的惩罚方式来干预亟待改善的行为。本案例中,按压合谷穴位的方法既起到了矫正行为的作用,又避免了常见体罚形式可能带来的模仿现象。

治疗过程中,强调一旦发现孩子展现出期望中的行为,应立即给予鼓励,这对于巩固孩子的积极行为至关重要。通过这些策略,晨晨的行为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矫正,为他今后的社交互动和集体活动参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