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广泛关注,“孤独症”这个词被更多人知晓,但是某些媒体关于孤独症的不实宣传导致大家对孤独症产生恐惧,以至于有些学校老师一听到“孤独症”三个字就拒绝与排斥。从“病人”的视角看待孤独症学生的问题行为,认为他们的所有问题都出自他们的病症。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夸大了孤独症学生的特殊性。那么如何正确看待他们的问题呢?有研究者认为,行为问题可能是孤独症孩子仅有的或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更有研究者将其形容为:行为问题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的是隐藏于个体内的限制与不足
由于孤独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弱、表达方式匮乏,当无法用有限的渠道表达出内心的需要或者其有限的表达无法得到满足时,他们通常是代之以情绪的发泄和问题行为的发生。一般需要的强度越大,爆发的频率就越高,爆发的强度就越激烈。发生情绪大爆发,一般是由于长时间的负面情绪积累,当下的事件只是导火线而已。负面情绪的产生常常来自于限制和压力。因此,他们需要的是最小限制的环境和在环境中最大程度的支持。这也体现了我们进行融合教育的理念。通过仔细观察与分析,你会发现孤独症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定有其背后的原因。有时是和当下的事件有关,有时是和几天前发生的事件有关,有时甚至和几年前发生的事件有关。有时相同的行为表现,表达的功能不同;有时不同的行为表现,表达的功能相同。比如自言自语,有时表达紧张、焦虑,有时表达兴奋,有时是无聊。而同样表达紧张的情绪,有时表现出自言自语,有时是摇晃身体等自我刺激性行为,有时则表现为坐不住、来回走动,有时则是大笑不止。尤其是那些能力问题有限的孤独症学生,大多只能用仅有的重复刺激性行为来表达他们的内心需要。因此,不要因他们不用言语表达就否定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忽视他们的内心需求。往往能力较弱的、刺激性行为频繁的孤独症学生内心更苦,更需要关心。
对于障碍学生情绪行为问题的考量,传统的认识只针对个体的障碍,夸大个体的生理缺陷和能力不足,强调控制个体以适应环境的需要。新的观点不仅强调考量个体的特征,更注重个体的成长背景和生活、教育环境对障碍者的影响。具体包括:
个体的生理、能力、认知、需求、情绪和动机;个体的主要生活事件、整体生活品质和行为问题的历史。环境包括周围人对个体的态度;周围人是否给予个体学习、控制与选择的机会;是否提供温暖与支持的环境;课程和工作要求是否符合个体的能力;等等。新旧两种考量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是强调孤独症学生的“不能”;一个是尊重孤独症学生的特点,强调其需要的特殊性,强调通过环境支持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男孩,十岁。破坏性行为严重,家中的电器、家具无一完好。从他的成长史了解到:孩子在日本出生,爸爸、妈妈是科技工作者,工作非常忙,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才休息。从一出生男孩基本上就是一个人玩,他早已习惯了一个人。他天天看着爸爸、妈妈忙工作的背影,只有哭闹的时候才会被关注。两岁开始,孩子对电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自己拆装闹钟。家人觉得孩子异常聪明,完全有自己学习的能力,不需要家人陪伴。一次,孩子不小心将家中的玻璃杯打碎了,全家人都紧张不已。爸爸说,从那时起,孩子的破坏性行为愈演愈烈。很显然,这个男孩的破坏性行为是由在成长过程中缺乏陪伴、关爱所导致的。他从经验中得知:玻璃杯打碎了,爸爸、妈妈就会来关注我;那么要想让他们来关注我,我只有破坏掉什么才能达到目的。男孩,小学二年级。看书的时候突然发脾气,问其原因,他说:奶洒了。奶洒到地上了。你看衣服脏了吧!拿拖把拖地。在反复追问和猜测下得知,这是男孩在幼儿园小班时发生的事情。
有时行为问题的发生和学生的经历有关,可能是触景生情,但是别人会误以为孩子是在无缘无故发脾气。如同案例中的男孩,幼儿园小班的情绪积压到小学,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一看到书中类似的场景会将积压很久的情绪引发出来。
男孩,小学一年级。眼保健操时间,班主任老师要求男孩闭上眼睛做操,态度比较严厉。男孩努力闭上眼睛。下课时,男孩躺在地上发脾气。男孩发脾气是在眼保健操结束后,那么做眼保健操时发生的事件和发脾气直接相关。老师态度比较严厉地提醒“闭上眼睛”是导火索,为什么老师提醒后男孩会发脾气呢?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到:除非睡着的时候,平时要求他有意识闭上眼睛很困难。情绪是因畏难而产生焦虑所致。
因此,通过和学生主要陪伴者(也许主要陪伴者不只一个)访谈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历程,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的特点、学校环境以及学生和老师、同学的关系等等,以便为进一步 确定学生情绪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提供依据。
根据上述评量结果,界定行为发生的前事和发生后的结果,对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出合理的解释,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一般孤独症学生的情绪行为问题有以下可能的功能、可能发生的情境以及促生问题延续的原因。具体三者的关系见下表:(注:本表修改自纽文英.身心障碍者的正向行为支持[M]. 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1: 187)
比如学生上课自言自语,可能是为了获得自我刺激。发生的情境(前事)是无聊、上课参与不进去,或者一件事情进行的时间太久,或者学生太多没人注意他的情况。如果继续上述情境,那么自言自语的行为仍然会继续。
除了获得自我刺激外,上表所示的各种可能的功能在自言自语这个行为中都有可能存在,也就是说同一种问题表现可能有不同的功能。同理,同一种功能,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具体是什么行为表现,可能是哪一种功能,要根据访谈和观察的结果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