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经常会情绪不满:不开心的时候哭闹、生气的时候吼叫、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撒娇......通常情况下,家长只要了解孩子们的诉求,便能轻松解决他们的情绪问题。但有种情况很特殊——孤独症儿童在思维、人际关系、语言沟通等方面发展严重不足,以至于当他们哭闹、发脾气、甚至自我伤害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
想要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先从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情绪失控开始,通常情况下,孩子情绪失控主要来自以下几种情况:
行为矫正是依据学习原理来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种客观而系统的、有效的办法。其中的许多方法对处理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为有着积极作用。
当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发生时,要求儿童立即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到腰、再到腿(坐姿、站姿均可),每个部位停留15-30秒钟。如果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或有数数能力,家长可以叫他数数(从1数到30)来计算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注意力。
当儿童发生扯头发、打头、用头撞墙、咬手、在地上打滚等情绪问题时,在没有影响到儿童自身或他人生命及财产安全时,家长可以故意不予理睬他,他的脾气反而会逐渐停止发作,待到正常情绪出现时,再予以及时增强,从而以增强良好行为来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当儿童发生捣乱、攻击他人、发脾气等情绪行为时,要立即(在不良行为出现的5秒钟内)取消孩子正在进行的活动或撤除他正在享用的正性强化物,或将他与其他儿童从当时的场景中隔开,转移到正性强化物较少的情景中去,即所谓的暂时隔离。
暂时隔离过程中,当儿童出现良好行为时,立即给他减少或撤除原有的厌恶刺激或情景,并使之日后在同样的情景下提高该替代性良好行为的出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