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宁波奥斯汀融合学校宁波北仑区高田王街
由于政策的开放和对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越来越多的星宝进入到了普通小学。同时孤独症这个词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认知中,人们慢慢开始可以理解孤独症儿童,社会给予他们的帮助也明显变多了。于是家长就会经常问一个提问:
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有个正常的社交环境,能够对改善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特别希望能够和正常儿童建立友谊;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不适应,导致情况更糟糕。但是据目前的了解来看,觉得孤独症孩子该接受融合教育的要更多一些。
大班长个人也是赞同星孩进行融合教育的。但是进行融合教育不是说把孩子送去普通学校就可以了的,要进行综合考虑评估孩子现阶段的状况适不适合进入普通学校。
孤独症主要表现在『社会交往、言语沟通和行为』三个方面,其心理发展特点呢,主要有『社会交往、语言和沟通、情绪情感、感知觉、智力』。
星孩与普通孩子相比,其学习的内容不只是学科知识和技能,他们更需要在普通班级环境中,学习并恰当运用社交规则,获得与人亲近带来的愉悦感受,获得顺利完成某项任务带来的成功体验。
在送孩子去普通学校之前家长要明白,普通学校是一个和幼儿园或者说和康复机构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它的作息时间,学习重点,社交环境是完全不同的,一般儿童入学都需要时间去调整适应,何况是我们的孩子。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儿童本身的能力状况
一个孩子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情况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弹性比较好,能够比较快的调整自己的行为,那这样的孩子入普校肯定会比那些弹性差的孩子要好。
二、学校整体的氛围
孤独症儿童从踏入校门到下午放学回家,他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同学,老师,学校环境等显性场景。还有整个学生对孩子的接受能力,也就是学校氛围怎么样。
有见过开学不到两天就被家长拉横幅要求学生离开学校的,也见过刚入学校就被安排融合老师积极跟进的。可想而知,学校整体氛围好,一入学就能够有积极介入机会的孩子肯定要比没有的好奇。
毕竟小学的儿童都是老师的向日葵,爸爸妈妈的小宝贝,一般儿童对孤独症儿童的看法和对待方式更多的是来源于他们能够接触到的成年人。
三、自己的承受能力
能够90%确定。我们的孩子入学之后一定会发生。比如:被要求陪读了就是一种状况。
可以预想的还有周围人不能理解的声音,比如:这样的孩子去特校不是更好。这样的孩子会拖累我家孩子。这样的孩子对班级影响太坏了等等等。
遇见过的一个家长,曾经被班主任一天打十几个电话投诉孩子出现的吐口水,到处乱跑的电话。
因为班主任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根本无法处理。所以入读普校,不仅自闭症儿童要做准备,家长也需要做好长期的准备。
首先我想说家长们应该想想,孩子入读普校对孩子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要明白这种期待不单单只是家长对孩子在普校的期待,而应该是包含对孩子整个未来的展望。
幼儿园三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这12年的时间对一般儿童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何况是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所以不要让入普校成为绝对的选择,而要看一看自己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想对星爸星妈说,我们应该支持和赞同星孩受融合教育,但是不要盲目的去,要更具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明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道理。
下面与大家分享香港孤独症学童融合教育评估表相关内容。
该评估表由老师或其他辅导人员在课堂和校园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后填写,评估结果用于评价学童的课堂及社交适应情况、制定学习目标、监测学童融合相关技能的发展情况。供广大家长自评时参考。
评估表适用于在主流小学就读的孤独症或阿斯伯格症儿童。(希望孩子进入普校的家长要做好准备哦)融合教育中有关孤独症学童融合的各项指标如下:
课堂行为
听课时: ☑ 能安坐 ☑ 留心听课 ☑ 被呼唤或被提问时懂得回应 独立工作时: ☑ 按口头指示完成堂课 ☑ 按书面指示完成堂课 ☑ 完成家课 ☑ 课业质素可以接受 小组工作时: ☑ 有效的参与较具结构的课堂讨论,如跟随工作纸指示做出讨论 ☑ 有效的参与较自由的课堂讨论,如讨论角色扮演的情节和对白 ☑ 有效的与同伴共同设计及推行特定的议题,如进行专题的研行
行为调节
组织及计划: ☑ 能轻易地找到各课室及场地 ☑ 预备及组织好课堂或工作所需的物品 ☑ 协调自己的行动,以完成工作或活动 ☑ 能够计划事情或工作 服从及合作: ☑ 服从和遵守课室及学校规则 ☑ 大致合作及服从 ☑ 不会作出骚扰性的行为 应付要求: ☑ 接受别人说“不” ☑ 因应别人的响应而改变行为,如按指示更正错误 ☑ 工作时有适当的独立性和自发性 ☑ 愿意尝试新的或困难的工作 面对挫败: ☑ 能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过失,如忘记携带物品时 ☑ 能应付被别人打扰 ☑ 有效地解决问题 ☑ 有需要时会寻求及接受帮助 灵活性: ☑ 接受规则、常规或程序上的改变 ☑ 能将所学的应用到不同的境况 沟通 理解及回应: ☑ 回应别人的招呼 ☑ 别人对自己说话时懂得聆听 ☑ 别人对自己说话话时懂得响应或回答 ☑ 能理解一般的说话 ☑ 正确理解别人的意图 ☑ 明白幽默语、隐喻、挖苦等“弦外之音”的真正含义 ☑ 会考虑或接纳别人的意见 ☑ 恰当地回应赞美 ☑ 恰当地响应批评 ☑ 能识别及响应别人的非语言信息,如皱眉 表达和主动性: ☑ 恰当地打招呼 ☑ 恰当地表示反对或拒绝 ☑ 恰当地提出要求 ☑ 恰当地提出问题 ☑ 主动与别人交谈或互动 ☑ 清晰地叙述事情 ☑ 清晰地作出指示 ☑ 清晰地解释事物 ☑ 清晰地提出建议、评论或意见 ☑ 条理清楚地描述虚构或假想性的事情,如说故事 ☑ 会分享经验或兴趣 ☑ 会表达欣赏,如说“多谢”或赞美别人 ☑ 懂得道歉,如说“对不起” ☑ 运用表达礼貌的字词,如“你好”、“请……” ☑ 圆滑地或合乎社交礼仪地表达事情 ☑ 在聆听时,能给予对方恰当的非语言信息,如点头 对话和互动: ☑ 保持恰当的眼神接触 ☑ 保持恰当的身体距离 ☑ 运用恰当的手势、姿势及面部表情 ☑ 说话时运用恰当的音量、速度、音调 ☑ 正确理解别人的意图 ☑ 具正常的语言运用,如句子结构、文法、选词用字 ☑ 具正常的语言风格,如不会过份直接、多嘴、不断重复别人的话或过分使用 书面语: ☑ 对话时能够轮流发言 ☑ 说相关的事情,以保持对话 ☑ 会因应不同的对象或情况,改变话题或说话风格,如尊敬地与师长说话、轻松地与朋友谈天 ☑ 恰当地加入其他人的对话,而不会打断别人的话 ☑ 恰当地完结对话或互动 同侪关系 关系质素: ☑ 不会被其他同学忽略或刻意回避 ☑ 不会被其他同学取笑或欺凌 ☑ 有最少一至两位好朋友 友善行为: ☑ 一般能够和同学好好相处,不会打扰或挑衅别人 ☑ 表现交友的兴趣 ☑ 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感受 ☑ 懂得给予别人帮助或鼓励 理解能力: ☑ 被同学拒绝或不理睬时懂得面对 ☑ 懂得处理与同学的纷争 ☑ 被同学取笑、欺骗或欺凌时懂得应付
合作游戏
能力和兴趣: ☑ 喜欢与同学玩耍,多于自己玩耍 ☑ 能与同学进行有规则的游戏,如下棋、踢足球、捉迷藏 ☑ 能与同学玩假想游戏,如角色扮演 ☑ 能与同学自由地嬉戏,如说笑、追逐 ☑ 有多样化的游戏兴趣 参与和离开技巧: ☑ 主动提出与同学玩耍 ☑ 懂得怎样加入同学的游戏 ☑ 容许其他同学加入自己的游戏 ☑ 适当地完结与同学的游戏 游戏中的行为: ☑ 恰当地运用游戏物品和设施 ☑ 在游戏中不会表现笨拙 ☑ 懂得分享游戏物品或轮流玩耍 ☑ 遵守游戏规则 ☑ 能面对胜负 ☑ 当别人有不同的兴趣时,能作出协商或妥协 情绪 情绪表达: ☑ 表达与境况配合的情绪 ☑ 感到不安时会寻求安慰 ☑ 能够清楚说出自己的感受 情绪理解: ☑ 明白别人的感受 ☑ 懂得安慰别人 ☑ 会分享别人的欢乐 情绪素质: ☑ 面对问题时能保持冷静 ☑ 情绪稳定,不会有异常的情绪波动 ☑ 有正面的情绪,不会表现焦虑或抑郁 特殊行为 特殊反应: ☑ 不会对感官刺激反应过敏或反应迟钝 ☑ 不会过度活跃或过度安静 ☑ 不会经常发脾气,或发很大的脾气 ☑ 不会对自己、别人或对象作出伤害或攻击 特殊习惯: ☑ 个人护理方面表现正常,如有恰当的打扮、食相 ☑ 没有过分固执的行为 ☑ 不会对某些话题或事物有狭隘或过度强烈的兴趣 ☑ 不会进行一些没有明显意义的古怪行为或动作 ☑ 没有鹦鹉学舌式的说话 (备注:此部份的评分越高,代表孩子越没有相关的不适应行为。)
来源: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