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融合式教育,能够帮助自闭症儿童建立怎样的认知体系?

2024-04-28 15:40 次阅读
文章标签:融合式教育    
描述:融合是一种与隔离和排斥相对立的理念和实践,意味着全部接纳,是一种提倡以人为本、机会平等、尊重差异的教育价值追求。融合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主张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在正常化的适宜环境中接受教育,创设便利的普通班级融合环境使儿童能获得相关的特殊教育服务支持。

媒介亦指“媒体”、“传媒”,是承载及传递信息的载体。形象则有两类含义,一指的是现实生活中的具象,二指事物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更多地涉及人对事物的主观认知倾向。

“ 形象”通过“媒介”而存在,媒介形象是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的重要渠道。

01

就媒介的社会影响而言,它是社会关系的中介,媒介提供了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意义提示,通过语言等其他符号参与建构了社会意识的表意系统。

大众传媒所创造的“拟态环境”塑造了受众的意识和行为,人们所关注的反映现实的“形象”附上了象征意味,带有媒介所赋予它的意义和感情。

媒介形象作为学术概念,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媒介自身,即传播者的形象;二是被传播者的媒介形象,是被媒介再现的人和事物的形象,代表了人们对大众传播媒介再现的人或事物的认知信息总和。

所有客观的社会事件在被个人所认识而形成主观印象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媒介的“再现”,媒介形象由此取代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直观经验。媒介形象的形成受形象主体、认知主体和传播环境的共同制约。

因此媒介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媒介对现实的塑造以及受众的主观意义理解的共同作用。

研究人员所关注的自闭症儿童媒介形象主要是指自闭症儿童作为被传播者,经由媒体的描述,在媒体文本中所呈现的形象。

02

融合教育

融合是一种与隔离和排斥相对立的理念和实践,意味着全部接纳,是一种提倡以人为本、机会平等、尊重差异的教育价值追求。

融合教育的基本含义是主张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在正常化的适宜环境中接受教育,创设便利的普通班级融合环境使儿童能获得相关的特殊教育服务支持。

同时,融合教育不仅是某种面向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学保障与支持,还强调儿童对社会生活的全面、平等的参与。

本研究所探讨的融合教育主要指自闭症儿童在学校中的适应和融入,基于媒体文本分析所呈现的融合教育观点。

自闭症媒介形象建构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基于国内媒体平台的自闭症儿童媒体形象研究成果较少,研究所涉及的媒体多数为新闻网和报纸。

现有研究发现新闻媒体 有关自闭症的报道总体呈现消极的倾向,对自闭症的特征、能力、成因等方面描述存在一定误区。

新闻媒体所塑造的自闭症者形象普遍较为片面,通常在“天才”与“白痴”的两极化倾向之中游离。

有学者总结了多家媒体关于自闭症的报道,发现媒体对于自闭症群体的报道存在较严重的刻板印象,两极化和“奇观化”的倾向。

研究发现通过对自闭症报道进行梳理发现新闻媒体议题中对自闭症“天才”故事的过分渲染容易使受众产生误解,进而忽视自闭症者的现实困境。

03

媒体在构建自闭症者的整体形象中存在魔鬼和天才的两种隐喻,对自闭症患者负面行为的突出描写会进一步加剧自闭症的污名化。

基于框架理论,研究人员发现对新浪网的自闭症议题报道中受难者、受爱护者及天赋异禀者是最常出现的自闭症患者形象。

传播媒体在自闭症的概念特征、病理原因、自闭症者的教育康复等五个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报道偏差。

媒体的呈现形式更突出了自闭症人群的社交困难、生理缺陷以及难以接受普通学校教育和融入社会。

自闭症新闻报道中普遍缺乏希望和抗争的叙事线索,这会造成大众面对自闭症时的无力感,助长了“自闭症是问题”的社会刻板印象。

报道中描绘的对公共安全造成威胁的自闭症者负面形象会阻碍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从而使得自闭症者及其家人难以向社会寻求帮助。

研究者还发现媒体对自闭症的报道存在“应景化”、“模式化”的特点,受“世界自闭症关注日”及“全国助残日”等相关时间节点影响。

自闭症相关的年度报道主要集中在四、五月份,媒体报道的缺失不利于加深公众对自闭症的持续性和常态化关注。

国外对自闭症群体媒介形象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所覆盖的时间范围较长,框架分析、内容分析与话语分析等都是媒介形象研究中的常用方法。

现有研究覆盖的传播媒体种类较多,包含有报纸、电视新闻、社交平台及视频网站等。

04

媒体中的自闭症报道通常涉及一些热点新闻事件例如自闭症疫苗接种的争议,或者与医疗、教育等公共政策紧密相关,其新闻主题主要来自医疗机构、政府、家庭和非营利组织等。

然而由于新闻报道框架的局限性,与自闭症病因仍然成谜,媒体报道不能较好地解释与反映自闭症的复杂性,并且会对自闭症者的权利造成损害。

在媒体话语中,公众对“自闭症污染”的恐惧与对“自闭症天才”的崇拜的对立观点同时存在。自闭症在主流媒体中通常被视为一种神秘而令人费解的疾病,媒体一味地以“自闭症”的冲突表现来解释自闭症。

这会剥夺自闭症者的权利,突出自闭症儿童无法保护自己免受“自闭症”的入侵以及儿童照料者的无能为力,放大了这类儿童的缺陷特征。

自闭症相关的新闻报道往往具有对自闭症者的负面效应,这强化了加之于自闭症者的“负担”标签,并将他们从正常社会秩序中隔离开来。

媒体报道反映了对自闭症“标签化”的双重刻板印象,分别是危险和无法控制的,以及不被爱和被虐待的。

有研究者通过调查个人所接触的残疾人相关的电视节目和电影与受众反应间的关系,发现媒体所呈现的正面叙述能使受众对残疾人所受的歧视更为敏感。

基于这一新闻媒体在强化少数群体刻板印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研究提出媒体报道所塑造的自闭症者刻板形象会在长期接触以及“令人难忘的描述”中对受众产生深刻的影响。

大众媒体在描述中突出了自闭症儿童的分裂性和“被囚禁性”主题,并在文本中重复使用。而这些大多数由非自闭症者创造的形象与来自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的个人描述是相冲突的。

早期自闭症者在报道的描述中是“自闭症”这种情况的受害者,并且现有的报道未能反映自闭症个体的异质性,他们常以标准化和同质化的方式呈现。

大多数以人类框架组织的,即讲述有关自闭症患者及其家庭的故事的报道会引起人们对这种障碍类型的关注,并可能最终影响政策的决定。

美国国会在2006年通过了《抗击自闭症法案》,计划在五年内投入近10亿美元用于自闭症的研究等相关活动。

政策的转向使得许多自闭症报道的文章集中在教育政策的变化和教育问题上,这在另一方面表现出自闭症儿童相关的教育问题在教育系统中的相对“新颖性”。

研究人员基于1990-2010年间美国电视新闻中的自闭症议题,提出电视新闻相比纸质媒体更倾向于回避消极的信息。

同时强调了新闻媒体需要更多地采用个人和社会参与的视角,从更广泛的角度全面报道自闭症等社会健康问题。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