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01
公众媒体在呈现自闭症儿童的受救助者主题时往往会呼唤社会观念的转变,但是这种以第三方视角提倡的关怀态度很难反映自闭症儿童生活的客观真实状态,以解决燃眉之急。
媒体的呼声有时更像是一场“自我感动”,这具体体现在每年的“世界自闭症日”活动当天。
媒体积极引领着受众对自闭症话题的热议,而活动结束后热情不再延续,常态化的关注依然缺失。
在一些积极的态度或行动的背后,实际上仍然是泾渭分明的正常与异常的归类。
例如曾有一则报道中以自闭症者日的公益歌曲演唱活动来呼吁人们不应将自闭症贴上社会异类的标签,但是标题名称却是“让世界远离孤独症”,其中隐含的仍是将自闭症视为被社会所排斥的疾病类型的倾向。
现有的自闭症相关报道文本大多是采取他述的视角,来介绍自闭症,呈现自闭症儿童的生活样态。
因而受众在所获取的自闭症信息在经过了媒体的筛选、加工与单项化的呈现过程后,会更容易产生一种心理预设,以某种被塑造的形象来看待自闭症儿童。
如微博中一网友拍摄的视频“#深圳一地铁上自闭症孩子打父亲# ”经由一些媒体账号转载后编写文案为“疑似患有自闭症的男孩在地铁上突然推搡父亲。父亲请求安全员不要刺激到他。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这一则新闻中,媒体的文本直接将儿童的行为定性为是一种难以理解的失控行为,这与父亲的辛酸请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网友在该话题下留言表示了对自闭症儿童行为的抵触,如“为啥打父母什么孩子”、“自闭的孩子的世界你永远不懂,你不会知道他在想什么,要干什么,如果一切都知道就不会有过激行为了”。
类似上述的媒体文本对于自闭症儿童行为的病态化的界定,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自闭症儿童行为不正确性的认识,使孩子遭遇公众污名。
媒体文本所呈现的视角会影响受众因原本的不理解加深对自闭症儿童的偏见与消极刻板印象。
02
自闭症群体在社会媒体中通常是被代替“发声”的,他们内在的真实往往得不到显现,媒体中缺少的自闭症儿童的主动性视角使得他们的社会话语缺失,自闭症者的权利主体地位易被忽视,并阻碍了社会融入的进程。
自闭症儿童身份掩饰:看起来正常极了。
自闭症儿童所表现出的特殊的认知与行为模式使得人们认为他们必须经由一定的康复训练来完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这一康复过程是刻不容缓的,越早进行抢救性康复,越能及早弥补儿童的缺陷。
然而媒体在呈现自闭症儿童康复进程时实际上所隐含的是一种对他们异常特征的拒斥和掩饰。
部分文本中并未以能力的进展作为自闭症儿童康复效果的显著体现,而是形容孩子“就像一幅高明的赝品”。
这些孩子身上深刻的“自闭症”的特质在有经验的人眼中无处遁形。因为自闭症儿童在行为举止方面的表现与社会常规的方式有所差异,所以媒体在组织语言时似乎自然地站在了属于“正常人”的阵营。
在文本中会通过一些自闭症儿童与常人一致的模糊表现,来表现康复后的效果是“看起来健康、正常极了”。但是关于自闭症儿童生活中其他的固执的表现仍被认为是怪异的,并且无从应对。
一方面,对于“看起来正常极了”的需求会影响自闭症儿童家长产生病耻感心理,拒绝承认孩子是自闭症。
目前对于自闭症的诊断并没有精准的生化指标或者仪器设备可供参照检验,只能通过临床上对孩子行为的观察以及来自家庭填写的量表来确认,而家长的隐瞒与掩饰心理会对自闭症的诊断工作造成困扰,延误儿童的治疗干预。
另一方面,为了寻求社会的认可,一些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希望塑造孩子外表正常的身份,同时也给自己戴上了面具,尽量想让自己和孩子在社会环境中看起来正常一点。
03
在所谓正常的外表下,自闭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反而在媒体文本中获得了更显著的体现,其身份的掩饰性特征得到了进一步强调。
有研究者以自闭症儿童家长在孩子求学多次受挫后的经历想法体现了这一视角。
一位自闭症孩子的妈妈“甚至羡慕那些患了脑瘫的孩子,他们一眼就能看出来跟正常孩子不一样,还能赢得一点同情”。
在儿童家长所发布的微博博文中也能表现出类似的观点,自闭症儿童“看起来正常极了”的身份掩饰更突出了其行为表现的异质性,使得他们的社会融入之路更为艰辛。
自闭症儿童家长本身存在着掩饰孩子病症的心理,而社会的不解和排斥更加剧了他们的恐惧,使得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入陷入恶性循环。
因身份掩饰而出现的矛盾冲突更突出了自闭症儿童面临的生活困境,受到这种“掩饰”心理影响的公众,难以真正尊重儿童差异,做到平等接纳。
如何弱化及消弭公众意识中的排斥与掩饰应成为媒体文本在进一步呈现自闭症议题时所反思的内容。
基于研究中媒体文本对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态度与观点的解读,研究人员总结了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的实施情况。
具体包括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政策导向、 保障支持与价值追求,以此来呈现媒体对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观。
在媒体平台中,自闭症儿童的生存与教育处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政策解读和提案内容经由媒体报道能获得更为广泛的宣传与号召力度。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政策在媒体文本中有所体现,教育政策中所倡导的“随班就读”与“普校优先”的大方向以及“一人一案”“一地一案”的具体措施在报道中得以宣传。
由此可见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是社会环境中的必然趋势。
近十年来有关自闭症的提案报道中,重点关注了强化早筛诊断机制、加强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康复以及将自闭症学龄儿童纳入普通学校等来呼吁保障自闭症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有相关学者建议通过加大医学甄别力度开展自闭症学龄儿童的入学评估工作,依据症状的轻重程度为儿童量身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
还有领导部门对于加强融合教育顶层设计,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也递交了提案,她们的提议获得了许多网民的赞成。自闭症儿童的入学难题在诸多媒体文本中均有所体现。
04
有报告显示,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在校生88.08万人,其中随班就读生43.58万人,占比 49.47%。
与之相对照的是国内尚缺少针对自闭症儿童的精确普查数据,据估计0到14岁的自闭症儿童人数于2019年已超过200万人。
基于数据的粗略比对可以看出,仅就自闭症儿童而言,其确诊总数与受教育者数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自闭症儿童实际接受教育的人数远低于群体人数。
特殊教育资源的匮乏在媒体文本中也多次被提及,资金支持不到位、缺少基层康复医院与康复机构良莠不齐等因素。
使得自闭症儿童即便在入学后也难以接受针对性的训练,普通学校无法应对自闭症儿童的行为,更难以满足教育需求。
自闭症孩子在被普通学校拒绝与无法进入专业教育康复机构的双重挤压之下更加求学无门,这也说明了融合教育的政策在实际执行落实中所存在的困难。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特殊儿童教育等方面出台了一些有利政策,但目前针对自闭症儿童的针对性政策仍然较少,且“限制多、标准低”。
媒体的呼声在一方面聚焦自闭症儿童教育的相关法条的细则制定,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关注并推进融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
既要“进得去”,也要“留得住”既是自闭症孩子与家庭遇到的难题,也是媒体在呈现融合教育的议题时讨论的核心问题。
媒体文本从学校、关爱团体等不同方面关注了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的保障实施条件。
在学校层面,新闻报道通过一些全纳教育推进示范区、示范校的案例介绍了学校融合的经验,并通过专业人员的访谈等文本资料呈现班级融合环境的建设心得。
媒体文本的倡议中指出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必须确保学校内专业师资的稳定性,从而建立对学生的支持系统,创建专业、接纳包容的学校融合环境。
组织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对提升融合教育质量十分重要,一些新闻报道中对于设置“融合教育教师培训讲师团”、教师必修的“特殊教育课时”制度等经验进行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