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7宁波奥斯汀融合学校宁波北仑区高田王街
如厕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他们可能会在如厕时出现如厕时间不规律、不懂得表达如厕需要、拒绝进入厕所、不能独立如厕等问题。在训练自闭症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时,如厕是一项重要内容。
一、居家如厕训练 (一)训练目标 家长在家对孩子开展如厕训练时,首先要根据孩子的能力确定训练目标。对于在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必须依靠看护人协助的个体来说,如厕训练的目标是主动与他人沟通上厕所的需求;其余情况下,训练的最终目标则是孩子无需他人协助就能在需要时自己去厕所。此时,训练的内容是从有便意到便后处理的一系列行为。因此,训练自闭症儿童的如厕技能是一个行为链,是由一环扣一环的行为构成的。最后当孩子掌握以下四点时,如厕训练就可以结束了:无须依靠提示或其他人的提醒,就能表明自己上厕所的需求;必要时能自己上厕所,且无需依靠其他人的提醒;能独立完成整个如厕程序;不得不依赖提示物时,只需要参考视觉提示而无需言语提示。 (二)训练步骤 第一阶段应训练孩子的感知与表达。当儿童有便意时,能用蹲下、手摸裤子、行动突然停止、打寒战等非语言的动作表达便意。若儿童语言能力较好,也可训练其用口语表达如厕需要。 第二阶段是选择场所,在家中能找到厕所,等进入厕所后再排便。这包括对孩子忍耐力和社会规则理解的训练。当孩子能独立上厕所时,可以撤去第一阶段的需求表达,直接让孩子自行前往厕所。 第三阶段是便前和便后处理,孩子能在便前脱下裤子,便后使用厕纸擦干净,穿好裤子冲干净厕所,最后洗手走出厕所。这是最关键的步骤,自闭症儿童最难学会的一步,下面的训练要点将主要围绕这一阶段展开。 (三)训练要点 1.建立好一套如厕常规 如厕常规包含穿脱衣裤、冲厕所和洗手等环节,每个环节中又由若干个步骤组成,需要家长耐心教授。穿脱衣裤是如厕常规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训练时,家长要尽量给孩子选择宽松、柔软、舒适的裤子或裙子,方便孩子穿脱。使用图片提示、逆向链锁等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正确的穿脱衣裤行为,否则儿童可能会在听到脱裤子的指令时将裤子全部脱下。对自闭症儿童来说,冲厕所是令人兴奋或恐惧的,因为嘈杂的声音和旋转的水流给他们的感官带来了强烈的刺激。对于难以忍受冲厕所声音的孩子,家长可以采用强化物与冲厕所时的声音或景象相匹配、陪孩子听由小变大的冲厕所录音等方式帮助孩子脱敏。教授洗手时也同样可以采用小步子教学法,家长需要明确地说明每一个步骤,并结合图片提示、示范等方法。 2.使用合适的支持策略 除了刚刚提到的小步子教学、视觉提示和示范法,家长还可以灵活使用口头提示和肢体辅助,同时在孩子表现较好时提出表扬,为正确的行为进行强化。还可以将强化与视觉策略相结合,如在如厕序列图片的最后一张增加图片,用以说明在完成所有步骤之后,个体可以获得什么样的奖励。在反复辅助训练后,要逐渐减少辅助,不断训练,以达到孩子能独立完成如厕的目标。 3.创造良好的如厕环境 为了减轻孩子如厕的忧虑或恐惧,需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如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马桶的稳定、舒适与方便;冲洗设施使用方便等,也可以设置一些让孩子感兴趣的图片、装饰品等,激发其如厕的自觉性,并按规定养成如厕自理的习惯。有些孩子不喜欢甚至恐惧坐在马桶上,这可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这种光滑、冰凉的触感,也可能是成人使用的马桶对孩子来说太高,因此家长可以在马桶圈上套一个棉垫子,或在孩子脚下垫些东西如小凳子等,帮助孩子缓解焦虑,获得安全感。 二、陌生环境的如厕训练 除了居家训练,家长也可以适当训练孩子在陌生的环境上厕所。可以的话,家长应在到达目的地时了解洗手间的位置,便于在必要时快速带孩子找到厕所。当孩子处在陌生或令人兴奋的环境时,可能难以表达如厕需求。因此,家长可以采用一些必要的替代或辅助沟通系统,如手势、图片等。陌生的厕所环境与设施可能会引发孩子的焦虑。家长可以携带备有熟悉的视觉提示的包和相关物品(如卫生纸、湿巾、洗手液及其他安抚物品等)来减轻孩子的焦虑。 参考文献: [1](美)玛丽亚·惠勒著;宋玲译.孤独症和相关障碍人士如厕训练指南 第2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5. [2](英)洛娜.温著;孙敦科译.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