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自闭症融合教育

2024-05-13 15:35 次阅读
文章标签:自闭症     自闭症融合教育    
描述:自闭症学生在症状、智力、情绪或行为方面都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一般而言,融合在普通班的自闭症学生大多属高功能或中高功能者,在社会互动、沟通及行为方面有以下常见的特征:

一、自闭症的定义


依据教育部公布之「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定办法」第12条规定,自闭

症系指「因神经心理功能异常而显现出沟通、社会互动、行为及兴趣表现上有严

重问题,致在学习及生活适应上有显著困难者。


前项所定自闭症,其鉴定基准依下列各款规定:

(一)显著社会互动及沟通困难。

(二)表现出固定而有限之行为模式及兴趣。


二、自闭症的特征

自闭症学生在症状、智力、情绪或行为方面都有很大的个别差异。一般而

言,融合在普通班的自闭症学生大多属高功能或中高功能者,在社会互动、沟通

及行为方面有以下常见的特征:


自闭症学生的认识与辅导策略

  1. 社会互动及沟通方面

1. 语言表达困难

语言能力差异大,大致可分为三种:无口语、语言迟缓和仿说。有些停留在单

词或仿说,有些可说短句,有些可对感兴趣的事物滔滔不绝。其语言表达方式

和一般人有许多不同、怪异甚至迟缓的现象,语汇、语用、语法及语意等方面

都可能有其缺陷的部分。

2. 语言理解困难

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间有明显落差,较擅长语言表达,理解能力明显较差。对

复杂且抽象的语言理解有困难,例如:假设、迂回、幽默、情绪或隐喻性的语

言较难以理解。

3. 非语言讯息能力发展迟缓

在理解与使用眼神注视、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沟通方式有相当的困难。

4. 缺乏社会与情绪的相互性

语言使用上较难维持与人的对话;在情感方面较难了解他人感受与主动与人分享

心情。

5. 整合社会、沟通及行为的能力较弱

对各种潜在规则、文字规则(班规、游戏规则等)、规范及规定的理解有困难。

容易出现不符社会情境的情绪反应和互动行为,例如:不停发问、重复话语、不

懂轮流、难察觉听者感受等。


  1. 行为方面

自闭症学生常表现出固定而有限的行为模式及狭窄的兴趣。常对特别的、非

功能的生活作息或仪式有异常的坚持。兴趣方面有明显窄化及缺乏变化的现象,

容易长时间沉迷而不易转移

三、自闭症的类型 (目前教育方面不采分类)

在精神疾病统计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DSM-V)中将原来第四(DSM-IV)

之「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更改名称为「自闭

症类群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不再定义亚型 (subtype)。也

就是说,在 DSM-IV 之中所使用的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亚斯伯格症(Asperger's disorder)

自闭症学生的认识与辅导策略 (Asperger's disorder)、其他未注明的的广泛性发展障碍(PDD, NOS)、儿童期崩解障碍(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及雷特氏症(Rett's disorder)

都不再使用,而ASD则涵盖前四者。由于ASD是基于行为所定义的症候群,因此

已确定的雷特氏症将不再归类于DSM-V之中,而被视为其他的医学疾病。

代替亚型的方案是注记「1.社交沟通」、「2.局限的兴趣及重复性的行为」

两大主要特征的严重度(即所需协助的程度,分为三等级)。


四、自闭症的辅导原则与教学策略

自闭症学生对于环境与情境理解与掌握的能力较弱,加上面对事物的弹性应变能力不足,若环境中的变化无法预期或超出能力、兴趣,对他们来说容易引起焦虑情绪,进而衍生出不适当的社会行为。因此,普通班教师在班级经营上通过明确规划与引导,以及清楚地告知讯息与安排事务,可提升自闭症学生在班级适应的效能。由于自闭症学生的个别差异大,普通班老师可与校内特教老师共同讨论,找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学训练及辅导策略。


  1. 自闭症学生的辅导原则如下:

1. 尊重个别差异与独特性。

2. 教师尽量使用简洁明确且肯定的语句表达要求,必要时重复关键字。

3. 事先控制及调整可能引发行为问题的因素。

4. 进行新事物或即将有改变时,应事先预告相关讯息或采渐进改变策略。

5. 当行为问题出现时,透过明确指令与提供示范,教导学生适当的替代行为。


  1. 自闭症学生常用的教学策略如下:

1. 物理环境结构化

透过文字及颜色明确表示环境中的位置与功能,协助学生对环境的了解。可安

排学生置物空间及分类方式,协助学生维持个人物品及座位整洁。


2. 适当座位的安排

多数自闭症学生有听觉敏感的现象,及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形。班级座位尽可

能安排在噪音干扰较少的座位、面对刺激物较少且教师方便提醒的地方。


3. 作息时间结构化

透过视觉化的方式呈现每日活动、课程活动的顺序,协助学生了解流程及适应活

动的转换。其中可包括班级课表、个人作息时间表及个人每日工作检核表等等。


4. 具体明确的班级规范

教导全班性的班级规范。班级教室应遵守的规则,建议先透过口头说明确定其

理解后,张贴于明显易见的地方,提供视觉提示协助其自我提醒。


5.建立有效且一致性的班级奖惩制度

全班同学使用相同的班规,但标准和项目可依个别情形进行个别化的调整。当

行为问题出现时相关的处理人员在标准与态度上也要有一致性。可结合个人

增强记录表的方式,记录自闭症学生个人符合班级规范的好行为,并搭配增强

物进行奖励。


6.学习策略训练

自闭症学生视觉学习优于听觉、空间性学习优于时间性学习。可透过运用图

片、流程图、结构表、关系图、文字说明及实例等视觉教材与线索协助理解复

杂的文字与学习内容。也可指导学生应用重点摘要、划重点、重述关键词等策

略加强理解。涉及语文阅读与理解的数学题目,可加强提供解题线索及实用问

题的练习。


7.社会技巧训练

社会技巧训练课程是在经过设计的情境下,透过重复演练正向行为的方式达到

技巧的熟练,协助学生将技巧类化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原则上以4-6人为宜,

利用工作分析将技巧分成数个步骤,并透过说明→示范→演练→反馈等过程,

达到行为训练的目标。


8.实施社会性故事

社会性故事是将学生必须学习的社会性行为,配合学生实际生活情境与事件编写

成故事,将期待学生了解与学习的技巧写入,让学生透过阅读故事的方式,学习

撷取重要线索及适当的社会性行为,搭配学习单与实际演练的方式效果更佳。


9.沟通训练

透过教导适切的沟通技能协助学生表达需求,可降低因沟通能力限制而产生的

行为问题。实施训练前需评估学生目前的沟通能力,选择适合的沟通方式进行

训练。


10.自我管理训练

在社会性故事与社会技巧训练后,行为问题虽获得改善,可再透过教导学生自

我管理策略,运用自我教导、自我监控及自我增强的策略,协助自我维持适当

的社会行为。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