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谱系孩子家长都有过这样的想法: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有同龄人的刺激,Ta自然而然就会进步了!
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自闭症孩子,都会到了幼儿园就能自然而然地变好,有几个误区,袁巧玲博士(BCBA-D)曾特别提醒:自闭症孩子不是只要送到幼儿园,就能向其他正常小朋友学习技能。需要孩子有一定的模仿和观察性学习的能力。幼儿园刺激给的多,不等于孩子就学得多。孩子若是缺乏专注力、理解力、模仿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等,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适应并不是真正的问题,能力够不够才是问题。家长需要考量的,是目前对孩子而言,治疗与融合,哪一项比较迫切?不要认为孩子只要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课就不会被贴上标签,来自同伴的异样眼光可能会让特殊孩子缺乏自信,造成孩子更退缩的状况。以下几项一般孩子都会具备的基本能力,供家长们参考:老师在教室给的指令通常都是一连串的复杂指令:小朋友,排队去洗手,洗完手请拿水壶喝水,再到座位上坐好。小朋友除了要全部都听得懂以外,还要能全部记得,另外还需要在有那么多环境的干扰下,把每个指令执行出来。无论是要完成一个劳作或操作教具,老师都会先示范教学再请学生模仿。有时候老师一次示范一个步骤,也有时候老师会一次示范好几个步骤,若是孩子没有模仿能力,或是TA专注力短暂、只看到某个步骤但漏掉其他的,那么学习的效果一定会因此大打折扣。在入学前,先帮孩子建立一些基础的表达能力,无论是透过口语、手势或图片的形态,重点是让他人能理解孩子的需求,减低情绪爆发的机率。也就是一人说一句、另一人回应一句的能力。除了学习注意别人说话的内容之外,还能同时学习与他人互动,进行更复杂的交谈。特殊儿童的专注力往往更为短暂,也因此影响TA们观察的能力,包括环境的变动、同伴在社交时的互动、和老师的教学。融合的一项重要目标,则是要懂得如何跟同伴互动,这包括了主动跟同伴互动、对他人有反应、参与游戏、以适当的方式跟同伴互动等。这是很多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但也是孩子进入校园非常关键的一个要求。如厕能力很重要,此外还可以延伸到独立喝水、吃饭等生活自理技能。一般的老师都注重教室秩序和管理,如果一个孩子有很多干扰的行为,那么TA一定会成为老师的头痛人物。如果孩子情绪爆发的次数过于频繁,或是引发出其它激烈的行为,通常老师会无法招架,很多的孩子会因此被学校“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