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传统观念:重构特殊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教学
在特殊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教学中,教育者常常面临一系列被认为对语言获得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儿童必须在接触词汇前“占有”相关概念、具备物体恒常性概念、达到皮亚杰感觉运动阶段的特定水平,以及模仿能力等。然而,本文将探讨这些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并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更有效地支持特殊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
传统上,语言和沟通教学常常以技能、知识或活动的教授开始,这些被教师视为语言获得的先决条件。例如,儿童在学习词语之前就被要求“占有”与词语相关的概念,这一观念基于“概念必须先于语言存在”的理论。然而,这种假设缺乏实验基础,经常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阻碍了低功能个体沟通技能的获得。
本文提出,我们应该重新考虑这些先决条件的必要性。事实上,有很多案例表明,即使儿童没有达到皮亚杰感觉运动阶段的第五或第六阶段,他们仍然能够使用语言。此外,匹配技能虽然对图形沟通学习有用,但并非必需。这些发现提示我们,传统的先决条件可能并不总是必要的。
在语言教学中,一些技能或活动被视为必要或极其有利的条件,例如能够在特定时间内安静地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注意力集中并看着教师。沟通动机也被视为语言干预的实际前提条件。这些技能的教学可以作为整体干预的一部分,但不应成为替代沟通干预开始的必要条件。
本文主张,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功能发展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不牺牲沟通干预的前提下,整合必要的技能和活动。这意味着,如果需要教授这些技能,它们应该与语言干预同时进行,并且不会引起个体获取沟通技能的不必要延迟。
特殊儿童的语言和沟通教学需要超越传统的先决条件观念,采取一种更加灵活和功能发展的方法。通过重新定义这些条件,并将其整合到整体教学策略中,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支持特殊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发展。这种方法将有助于教育者设计出更适合每个儿童个体需求的教学计划,最终帮助他们实现最佳的沟通和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