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库 > 自闭症百科 > 自闭症研究 > 正文

破解行为密码:理解与引导自闭症儿童的沟通

2024-05-27 16:28 次阅读
文章标签:自闭症儿童     行为沟通     功能性沟通系统     感官问题     家长指导    
描述:本文深入探讨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与沟通之间的关系,强调所有行为都是孩子对自己所处环境认知的外在表达。文章指出,不适当的行为可能是孩子对内在或外在影响的反应,而非故意的不服从。提出了五个指导方针来理解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包括寻找感官问题、超越行为本身、建立功能性沟通系统、认识行为背后的诱因,以及家长自身行为的调整。文章还讨论了如何将挑战性行为转化为优点和强项,并提出了在处理行为问题时放弃“为什么”而采用更具建设性的问题。最后,文章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的节奏,考虑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一切行为皆为沟通:我们再次强调,孩子的每一行为,无论是适当还是不适当,都是他们对环境认知的直接表达。在社会中,我们倾向于用普遍和个人主观的判断来评价行为的适当性。例如,安静的孩子常被视为“好孩子”,而吵闹的孩子可能被贴上负面标签。然而,这些评价往往忽略了孩子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可能更加复杂,难以用常规假设来解释。不适当的或负面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过程。仅仅消除这些行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正确的行为来替代,以促进社交、认知和情绪控制的学习。认识到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它可能是帮助孩子的最佳策略。

理解孩子的行为:当孩子出现不适当行为时,这通常是他们对内在或外在影响的反应。可能是因为感官系统的失调,沟通困难,或是对当前情境或他人期望的不理解。为了帮助他们,我们需要遵循五个指导方针:

  1. 寻找感官问题:许多挑战性行为可能根源于感官问题。需要超越行为本身来识别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源。
  2. 从不妄自断定:孩子可能不了解规则,或无法理解指令。他们可能昨天知道,但今天忘记了。
  3. 建立功能性沟通系统:无论是图片卡、选择板、手语还是键盘,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想法和需求的方法。
  4. 认识到行为背后的诱因:诱因可能包括感官超负荷、情感超负荷、睡眠不足等。分辨“不能”和“不愿意”之间的区别。
  5. 家长自身行为的调整:家长的行为对孩子有重要影响。定期自我检查,尤其是在努力改变孩子行为却无效时。

将挑战转化为优势:保持一份孩子强项和天赋的清单,并尝试将挑战性行为转化为优点和强项。例如,将多动视为活力充沛,将刻板视为坚定。

放弃“为什么”:在讨论行为问题时,避免询问“为什么”,而是采用更有建设性的问题,如“你做了什么?”、“接下来你准备怎样做?”等。

考虑孩子的个性:在安排活动和治疗时,考虑孩子的个性和需求。保持适度的计划,并相信孩子会按照适合自己的步调取得进步。

通过这些策略,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并引导他们发展更有效的沟通和社交技能。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