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走进融合-自闭症儿童随班融合的渐进性过程

2024-05-12 15:51 次阅读
文章标签:自闭症儿童     融合教育     融合理论    
描述:融合教育的实施应该让身心障碍儿童能在正常班级中达到物理、社会和功能的融合。物理的融合是指孩子能顺利进入班级上课,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儿童能够被班级其他孩子所接纳,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常的沟通与互动;功能的融合是指特殊儿童在班级中能够学习,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融合教育的实施应该让身心障碍儿童能在正常班级中达到物理、社会和功能的融合。物理的融合是指孩子能顺利进入班级上课,这是融合教育的最低标准;社会融合是指特殊儿童能够被班级其他孩子所接纳,并能与他们产生正常的沟通与互动;功能的融合是指特殊儿童在班级中能够学习,其功能表现能够得到最大的发挥。

当身心有障碍的学生可以在身体、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融入了普通班级,真正的融合教育才算达成。然而,成功的融合并非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真正的融合需要有一个渐进性的阶段进程。

特教老师支持为主---常规适应融合

刚刚进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在社会适应、沟通、及语言表达方面均存在一些障碍,到了陌生环境中会产生更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

由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特点和能力的差异使得他们经常会表现出影响别人的行为,这是他们学习适应集体环境的过程中产生的,有些是暂时的,有些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带来的不安,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在集体环境中,他们是否感觉到被接纳,是关系到他们能否适应集体环境的关键因素,作为特教老师要向普教老师普及自闭症儿童的特点,以便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到了新的环境,离开了照顾者,就会产生分离焦虑。此时,孩子会出现更多情绪和行为方面的问题。因此入园随班融合之初,我们首要做的就是稳定孩子的情绪。同时,由于环境、同伴、教师的陌生,再加上一日常规及教学秩序等诸多要求,也会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一些融入上的困难。

比如,上课走动、自言自语、独自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等,无法保持共同注意力,听从教师组织的教学及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等;户外活动时,不能按要求站队、等候、轮流等,经常会乱跑;用餐睡眠等生活环节问题也较多。自闭症儿童入园初期的不适应,核心问题在于对社会行为规范的认知,针对于此,特教老师应采取小步骤的渐进性融入的方法,帮助自闭症儿童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

开始阶段,为了减轻自闭症儿童的融合压力,特教老师可采取个别辅导加生活游戏融合的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一步步适应幼儿园生活。特教老师可采用情景教学法,现场指导自闭症儿童模仿正常儿童的行为,并邀请普通幼儿为自闭症儿童示范,或直接给予帮助,辅导教师适时地为自闭症儿童作出解读,帮助自闭症儿童熟悉这些生活环节的规则要求及行为标准。

户外活动时,特教老师开始先让自闭症儿童在旁边观看,边看边给他解读要求及正确动作,随后辅导教师亲自带领自闭症儿童站在队列,辅助自闭症儿童模仿其他幼儿一起做动作。

在幼儿园安排的游戏区活动或在资源教室进行的开放性游戏活动中,特教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共同进行小组游戏,小组的活动方式可由有限制的环境渐进至限制性最小的环境中学习。

其方式有以下四种:

1- 以自闭症儿童为主的小组活动:依据每位孩子各个领域的能力及目标设计活动(如精细动作领域、生活自理能力等),或在一个活动中同时结合各人不同领域目标而设计的小组活动。

2- 普通幼儿进入游戏区或资源教室参与以自闭症儿童为导向的游戏活动。

3- 将自闭症儿童(2—3名)安排在一般区角游戏环境中,老师适时安排普通幼儿进入此情境。待学习状况稳定后,渐渐抽离同组自闭症儿童的人数,同时增加普通幼儿的人数。以此渐进的方式将自闭症儿童分散至一般普通幼儿较多的各学习环境。

4- 除了一日生活及开放性游戏活动外,特教老师还要依照所制定的适应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个别化训练。通过社交故事及情景解读法,帮助自闭症儿童感受、理解及执行社会行为规范,提升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及行为能力。

普教教师支持为主---教学活动融合

当孩子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常规要求,特教老师开始尝试将自闭症儿童安排到普通儿童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来,也就是要把发展性的目标融入进来,除了解决随班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专注力问题、课堂秩序问题、语言理解表达问题等,还要把培养孩子的共同注意力等正向行为能力作为基本能力来培养。在个别训练中,孩子是被关注的对象。为了赢得孩子的关注,老师想方设法迎合孩子的兴趣,这是初级阶段特殊训练必需的。但是,在普教环境中老师是被关注的对象。

在集体教学环境中,老师安排的活动不可能迎合每个孩子的兴趣。这就要求孩子从被关注到主动关注别人,从主动关注一个人,到关注很多人,包括老师和小朋友。当孩子有了共同注意力,老师要利用融合环境中的天然优势,培养孩子的参照学习能力。参照学习就是帮助孩子根据成人或同伴的反应引发自己下一步的行为,孩子可以参照正常的行为、同伴活动、语言、动作等。

在此阶段,特教老师在协助自闭症儿童融入正常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发育水平及自身特点来提供及时的支持,如可适当降低教学目标的难度,及时协助自闭症儿童理解教学要求,用心观察自闭症儿童的参与度,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经验,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03、同伴支持为主---全面一体化融合

在此阶段,特教老师引导自闭症儿童全程参与班级的一切活动,包括教学、游戏、表演、生活等所有环节,也就是说,自闭症儿童与普通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无任何区分,完全融为一体,自闭症儿童正式成为了班级的一名“普通幼儿”。

此时,特教老师成为了一名“影子教师”,自闭症儿童无需帮助提示时,辅导教师好像隐藏了一样,不去过多干预自闭症儿童的活动,充分放手给与自闭症儿童独立适应的机会。当自闭症儿童出现状况而自身无力解决时,辅导教师及时出现,给予自闭症儿童以辅导与支持,让自闭症儿童能获得一种安全感,更有自信的参与到幼儿园的所有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回归普通社群。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