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症是自闭症的共患病之一。自闭症合并紧张症是什么?有什么表现?该怎样治疗?
01 自闭症中的紧张症: 或是一种对有害刺激的反应
紧张症的特点是运动、言语、行为和精神异常,在许多自闭症人士身上,混乱行为和紧张症状等替代性精神病表现较为突出。 美国知名研究所的一位博士曾对22名自闭症青年12年间相关病历资料进行研究,研究显示:73%的人表现出沉默,20名患者出现严重自伤行为,同时还伴有其他紧张症状。 这位博士认为,缄默症和频繁的自我伤害行为可能会预测自闭症患者即将出现紧张症,特别是一些沉默不语的自闭症人士。 日常生活的中断和暴露于压力性生活事件或许与自闭症患者的紧张症发作有关。由于社交能力不足和感官敏感性提高,自闭症患者可能特别容易感受到强烈的恐惧。因此,在自闭症人士中,紧张症被认为是一种对极端恐惧或有害刺激的反应和应对策略。
02 紧张症的12种表现
紧张症是一种运动失调综合症,患者通常对附近发生的事情没有反应,或者可能会以不寻常的方式做出反应。紧张症会扰乱大脑工作,干扰个人处理和应对周围世界的方式,导致患者进入“催化状态”。 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提到,紧张症有12种表现: 1.木僵(即无精神运动性活动,无主动地与环境联系); 2.肌肉僵直(即被动地还原为对抗重力的姿势); 3.蜡样屈曲(即对检查者摆放的姿势几乎无抵抗); 4.缄默症(即没有或几乎没有言语反应,如有失语症,除外此项); 5.违拗(即对指令或外部刺激抗拒或没有反应); 6.摆姿势或作态(即自发性、主动地维持对抗重力的姿势); 7.造作或装相(即奇怪地、矫揉造作地模仿正常的行为); 8.刻板运动(即重复的、异常频率的、非目标导向的运动); 9.不受外界刺激影响的激越; 10.扮鬼脸; 11.模仿言语(模仿他人的言语); 12.模仿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
03 紧张症的3种亚型
1.兴奋/多动型。 这种形式涉及行为改变,如激动、攻击性和暴力行为;奇怪地行动或说话,模仿附近其他人行走或说话;自我伤害。这些行为的出现没有任何缘由。 2.消极/无反应型。 这种形式的人是清醒的,但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没有反应,保持沉默,很少或根本没有面部表情;也可能以不寻常的姿势保持不动,甚至可能抵制他人移动他们;不吃不喝,大小便失禁,对疼痛刺激没反应等。 3.混合型。 这种形式包括了过度运动亢进和运动迟缓的特征。患者在没有预警的情况下快速切换两种形式行为。 在某些情况下,紧张症可能会有致命的并发症,被称为“恶性紧张症”。 这种情况会导致自主性障碍,即由于自主性神经系统控制着身体过程,如心跳、血压等。当它不能正常工作时,会导致身体运行异常,出现体温过高、心跳过速、严重出汗、血压紊乱、发绀(这是低血氧,会导致皮肤区域,特别是嘴唇和指甲周围,变成蓝色)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04 共患紧张症可导致自闭症患者能力倒退
在国外已发现的自闭症合并紧张症案例中,多数此前已有自闭症诊断或有自闭症症状表现,发病后家长未予关注,导致不同程度的能力倒退。
05 如何诊治紧张症?
目前为止,诊断紧张症的依据主要是DSMS-5诊断标准。不过,治疗自闭症合并紧张症仍存在很大难度,目前常用治疗方式是药物和电休克治疗(ECT)。生理-心理治疗等,以往的治疗效果仍难以让人满意。但越早发现、越早诊断,越早干预,治疗效果会越好。 当一个自闭症孩子同时出现下面多个现象,家长要高度警惕紧张症: 1.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甚至完全不说话; 2.动作越来越慢,做事过程中突然停顿或卡住,保持某个看上去很不舒服的姿势长时间不动,或很难开始和结束某个行为; 3. 需要家人用语言或动作催促才能继续做事或停止做事; 4.已学会的技能出现倒退,如:生活能自理的孩子变得不会吃饭、穿衣或出现尿床等;常常发呆,对外界刺激没有回应; 5.莫名其妙出现兴奋,不停地走来走去,发脾气,摔东西,打人,伤害自己等表现; 6.出现比自闭症本身更为严重和突出的重复刻板言行、模仿言语和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