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最常见的五种交流方式:
●非语言交流——用手势、图片、哭泣等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模仿说话(仿说)——重复或模仿他人的言语表达,或电视广告等
●只关注字面意义——对常用语言、隐喻、笑话和幽默理解困难
●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思维跳跃,谈话内容杂乱无章,注意力不集中
●说话时不看人——缺乏眼神交流
在了解孩子的沟通特点后,家长如何逐步培养孩子的交互式沟通能力呢?
4步培养孩子沟通互动能力
1. 模仿孩子行为,创造交流环境
家长可以通过模仿孩子的声音和游戏行为,来鼓励孩子有更多的发声和互动。
例如,当孩子滚动汽车并发出声音时,家长可以模仿孩子的行为并发出相应的声音,让孩子感受到互动的乐趣和家长的关注。
如果孩子用车撞车并发出撞击声,家长也可以模仿这种行为并发出相应的声音,以此类推。
此外,让孩子模仿家长的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言和沟通技巧。
2. 运用非语言的交流方式
语言交流的基础包括手势和眼神交流,家长可以利用这些非语言行为,来鼓励孩子增强沟通能力。
当交流的时候,家长应用容易被孩子模仿的手势,并伴随声音来引导交流。
比如,当家长说“看”的时候,可以伸出手,指向希望孩子看的位置;当家长说“是”的时候,可以点头发出肯定的声音。
3. 给孩子留出说话的反应时间
当孩子未能立即回应问题时,家长一般会自然地选择代其回答或行动。然而,这样就抹杀掉了孩子的主动性表达机会。所以,建议家长们学会耐心等待,给孩子自我表达的机会。
当您提出问题或观察到孩子对某事物产生兴趣时,请稍作停顿,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他们。
当孩子一旦发出声音时,您的迅速反应将有助于增强亲子间的沟通效果,进而让孩子感受到交流的互动性。
4. 应用简化的语言
您是否曾怀疑过孩子对您的话语无法理解?
当孩子未能形成语言时,请尝试采用单个词汇进行交流。比如,当孩子正在玩球,您只需简单地表达:“球”,如果孩子成功地运用了一个词汇,那么家长则应运用包含多一个词的短语来回应。
举例来说,如果孩子说“滚”,那么您可以回应“滚球”。家长们所使用的短语长度,应稍多于孩子已掌握的词汇量。
掌握好以上这4步,就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交交往和词汇的发展,让孩子越来越爱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