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专注力或者注意力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的就会想到是孩子,接下来呢就是学习。因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嘛!
那专注力问题是儿童特有的吗?成人就不存在专注力问题吗?当然不是,儿童时期没有处理解决的问题会遗留迁移到我们的成人生活中。
好多成人做工作也是三分钟热度啊,领导安排个任务拖拉几天才完成,严重的可能就是频繁转换工作演变成适应问题了。所以可想而知专注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一、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专注力到底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呢?
我们所说的专注力就是我们的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这需要我们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我们的目标上,接下来这件事就成为我们关注或者注意的核心,这也就说明 注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积极的。
那注意是如何发展的呢,首先注意有两种: 一种是有意注意,一种是无意注意。 我们先来说说无意注意吧,它是没有预定的目标。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维持的注意,就像孩子玩游戏或看电视的时候专注水平就挺高,那些色彩斑斓、对比鲜明的画面,声音大、情节起伏,刺激性强的感官体验,这些都是以自己的兴趣为主。 说白了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没有目标和要求的,不会玩完游戏后回答个简答题,不会在我们看完电视之后做张试卷的,是单纯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的。 但有意注意则恰恰相反了,它不一定使我们快乐,或许还伴有一些不愉快的体验感,但它却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首先有意注意是在无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有意注意是要有预定的目标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维持。 比如上课认真听讲,听老师讲课并记笔记,这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参与才能有的结果。在学习上97%的孩子需要启动有意注意才能将学习进行下去。这也可以解释了好多家长的困惑为什么专注水平不高的孩子抗挫折能力都有些弱的原因。 注意力还有四个维度:广度、稳定、转移和分配 1、广度 :就是我们注意的范围,一般和任务本身的特点及难度等情况相关,范围大约是7±2,也就是同一时段我们可以同时关注5-9个任务。 2、稳定性:注意维持的时间越长就越稳定。同样有稳定性也有分散性,就是本来是专注的但被无关的对象给吸引去了,做事不能集中注意,总是被无关的人事物所吸引,大大影响了做事情的效率。 分散性较强就会大大影响孩子们的听课学习效率。举个例子老师正在讲课呢,突然有同学笔掉到地上了,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会马上吸引到专注力不集中的同学的关注,而无心听老师讲课了。但还在上课,学生即使被意外事件吸引走了,也应该尽快调整回听课的状态。 3、注意转移:就是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的现象。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对前一种对象的投入程度,越投入越难转移。 比如孩子在玩游戏,当他停止后转移到学习上的速度相比于他从学习转移到游戏上就要困难很多,因为游戏属于无意注意,整个过程都是享受的,快乐就够了,过程为导向。 但学习写作业则需要启动我们的有意注意,他是有目标性的,相对来说也是有挑战性的,除了学习的过程,学习是需要结果的,需要用考试成绩去做检验。 所以专注力不集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面对难题时所表现的不耐烦情绪或者干脆放弃,因为过程对于他们来说是困难的,最后还要用考试去检验,这简直就是要击垮他们在学习上存有的自信幻想。 4、注意分配:就是在同一时间里,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事情。比如学生上学需要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记笔记,成人的一边开车一边用耳机打电话等。 注意分配有2个条件,一个是其中有件事是你熟悉或者已经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才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到你不是很熟悉的事情中。拿刚上学需要写字的孩子说起,让他边听边记笔记,他就是做不到的,听课就会忘记记笔记,记笔记呢又会忘记去听讲,只有这孩子到了写字可以得心应手的情况下才能做到边听讲边记录。 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几种事物之前必须有内在的联系才可以,比如一个人边弹琴边唱歌是可以的,但如果是拉的是一个曲子、需要唱的是另外一个曲子、那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 二、那注意力不集中都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有些家长可能会好奇,专注力不就是影响学习嘛,还会影响其他的吗,大致是四个方面,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下吧! 1、我们还是先来说下对学习的影响:比如作业拖拉、上课容易按耐不住自己去接话、写作业爱马虎、急躁字迹潦草、面对困难更容易放弃引发情绪。 在这里还想和大家分享下,不是坐不住小动作多才是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类孩子容易被我们所忽视,他们上课一动不动,给人感觉安静乖巧,可一提问考试就会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掌握课堂情况,感觉在听讲可在他的小脑袋里早已神游出外。 2、日常生活:不喜欢遵守规则、对规则的对抗性比较强,和外界的配合和服从性相对也就较弱。灵活性比较高、做事情没有条理,会丢三落四、目标感不强,东一下,西一下。跳跃性比较大,做事动作幅度会比较大,因而更容易弄坏物品,当然他们不是故意的。 3、人际交往:做事冲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去考虑后果及他人感受,容易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 4、自身精力情况:坐立不安,小动作多,比较活跃。自我控制力较弱,持久性也较弱,更易转移。来自外界的支持系统较少,外界评价多以负面为主,自我评价也较低。 当孩子专注力无法集中时,由于身份原因,学业问题最容易暴露出来。家长也最容易感受到。 但除了学业,他们还面临着其他的困难,只是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为什么发生了,不知道如何让外界理解自己,在被误解和否定中,他们自己也相信自己就是那样了,也开始否定自己。如果不能打破这个可怕的循环,孩子将在痛苦中盘旋打转。 三、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如何改善呢? 首先注意力不集中分为三个大方向: 1、生理方面的:如多动、注意力障碍、感统失调等。增加运动量对这类儿童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等,他们内在的能量较多,更加具有活力,在运动上去释放掉多于的力比多,生活中就会相对平缓很多,更可以保持安静。 不要试图和他们拧着来安排他们去做安静的事情以此磨练他们的意志,这样会适得其反。 如果是幼儿可以做些感统方面的训练调整孩子生理基础,改善好动坐不住的情况;青少年感统方面改善起来相对就较弱些,可以做些心理方面的辅导,改善认知和行为等。如果情况较复杂,影响生活和学业,也需要药物的辅助治疗。 2、 成长环境方面的:如家庭氛围的和谐程度怎样,是比较平和的还是比较波动的。主要抚养人的性格情绪又是什么样的。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什么样呢?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孩子最爱最信任的人,家是最可以给他提供安全感的地方。可如果家庭内部起火了,孩子每天的精力一定都在灭火上,也就是如何缓和家里的气氛,那又何来经历应对学习呢。内患家庭矛盾不解决,如何应对外患的学业呢,所以良好的家庭氛围也可以让孩子的注意力有所改善。 3、 心理层面的: 如对于学习目标的不清晰,家庭内部矛盾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影响,同学人际之间的矛盾冲突,网瘾,对于老师家长等权威的恐惧心理等,以及内在自体本身稳定性不高,不自信,有心事,易受干扰,自然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吸引其注意力。 实际上孩子的专注力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会有一些自控性参与进来的,但是由于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对孩子自我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孩子心理层面未解决的事件都会对孩子的专注力带来这样那样的影响。 孩子年龄越小,介入改善效果越好,如果是年龄层偏大,专注力水平基本落成,培养专注力的关键时期已过,通过感统啊,训练的方式改变起来是很困难的。 目前,对孩子专注力可以起到较明显作用的方式,一是降低家庭的不稳定和人际的不和谐等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二是通过心理手段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的抗干扰性和内心的稳定与安全感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