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中的回合式教学法:应用行为分析法的应用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个体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行为模式。为了帮助ASD儿童改善这些障碍,教育工作者和治疗师采用了多种干预策略。其中,应用行为分析法(ABA)及其衍生的回合式教学法(DTT)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干预方法之一。
DTT的起源与重要性
回合式教学法(DTT)起源于ABA,由Lovaas在1987年提出。ABA是一种基于行为原理的教育方法,通过正性强化来促进个体行为的改变。DTT作为ABA的一种积极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孤独症儿童,因为它能够刺激孩子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DTT的五个核心要素
DTT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五个核心要素: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和停顿。
强化的分类与使用
强化是DTT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物可以分为初级强化物(如食物)和次级强化物(如口头赞美)。在使用强化物时,需要注意因人而异,避免过度强化,并逐步让次级强化物替代初级强化物。
强化物的作用方式包括连续性强化和间歇性强化。连续性强化适用于建立新行为,而间歇性强化适用于维持新行为。强化一般从连续型向间歇性转换,以适应行为的发展和维持。
辅助与强化的关系
辅助和强化在DTT中相辅相成。辅助帮助孩子理解任务要求,而强化鼓励他们继续这样做。辅助的程度不同,强化的程度也会相应调整。对独立完成的行为应给予更强的强化,而对辅助下完成的行为则给予较弱的强化。
DTT在ASD干预中的应用
DTT在ASD干预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将目标行为分解成小步骤,并结合辅助和强化,DTT能够帮助ASD儿童逐步学习和掌握复杂的行为。此外,DTT的结构化和系统化特点使其易于非专业人员学习和应用,从而为ASD儿童提供了更广泛的干预机会。
结论
回合式教学法(DTT)作为应用行为分析法(ABA)的一种衍生方法,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指令、辅助、反应、强化和停顿这五个核心要素的有机结合,DTT能够有效促进ASD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随着DTT的不断优化和改进,它将继续为ASD儿童的教育和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