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库 > 自闭症百科 > 认识自闭症 > 正文

特殊儿童分类:争议、方法与国际视角

2024-08-29 13:40 次阅读
文章标签:特殊儿童     分类争议     教育需求     国际实践     标签化    
描述:本文深入分析了特殊儿童分类的争议、分类方法的演变以及不同国家对特殊儿童的分类实践。文章首先探讨了分类的必要性及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标签化问题。随后,介绍了20世纪中叶以来,特殊教育领域对是否进行分类的辩论,并概述了支持和反对分类的理由。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分类方法的演进,从早期的医学诊断到现代更注重教育需求和学习者角度的分类。最后,通过比较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大陆的分类实践,展示了特殊儿童分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特殊儿童的分类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复杂的话题。自18世纪以来,为了医疗、看护或教育的便利,人们开始对特殊儿童进行分类。然而,这种分类方法在早期相对粗糙,往往将儿童简单归类为无法自理、违法乱纪或轻微缺陷等类别。

尽管分类有助于实际工作,但它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标签化问题。一旦儿童被贴上某种标签,如智力障碍,人们往往会忽视他们作为儿童的本质和其他与普通儿童相似的品质。

20世纪中叶以来,特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就特殊儿童是否需要分类展开了热烈讨论。一方面,分类有助于儿童的适当安置、诊断治疗、因材施教、行政管理和研究;另一方面,分类可能导致错误的分类、忽视个体差异、缺乏教育服务、标签的有害影响以及对儿童自我概念和教师期望的负面影响。

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分类方法也在不断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尝试根据儿童的表现和教育需求进行分类。例如,伊斯科和培恩提出从基本状况、调节状况和教育状况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类。美国智力落后协会也提出根据儿童需要的支持程度进行分类。

目前,人们越来越多地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待特殊儿童,倾向于采用与教育相关的分类体系。特殊教育对象的扩大也使得一些与学习或适应困难有关的类别被纳入新的分类体系。

在国际上,不同国家或地区对特殊儿童的分类不尽相同。美国和日本分别有其独特的分类体系。美国根据《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分为十四类,包括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智力障碍等。日本则将特殊儿童分为七类,包括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精神薄弱等。

在中国,台湾省的《特殊教育法》将特殊儿童分为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大类,进一步细分为智力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等。中国大陆虽然在法律中尚未明确规定特殊儿童的分类,但在一些法令或文件中提到了盲、聋哑、智力障碍等类别。

本书参照国内外的分类系统,将特殊儿童分为十二类,包括智力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学习障碍等,以期为特殊儿童的教育和研究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