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库 专家库 文章库 书籍库 招聘库 视频库
全国自闭症康复机构 自闭症康复机构认证
您的位置:  首页 > 文章库 > 自闭症诊疗 > 干预训练 > 认知理解 > 正文

孤独症儿童语言泛化训练:品品的认知桥梁构建

2024-06-24 14:30 次阅读
文章标签:孤独症儿童     语言泛化     认知发展     人称理解     行为训练    
描述:本文通过品品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泛化和人称名词理解方面的挑战。文章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孤独症儿童已理解的内容作为桥梁,帮助他们建立起新的认知联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训练策略和方法。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语言理解和泛化方面常常面临挑战。他们可能能够理解特定场景下的简单指令,但难以处理更复杂的语言结构或将所学泛化到新情境中。本文通过品品的案例,探讨了如何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和泛化人称名词,以及如何通过行为训练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一、品品的背景

品品是一位3岁5个月的孤独症儿童,他能够理解并执行一些固定场景下的简单问话,但当问句略有延伸时,他便无法理解。例如,品品能够识别他的小朋友瑶瑶和她的母亲小王阿姨,但在被问及“瑶瑶妈妈在哪里”时,他会错误地回答“12楼”,这是他平时被问“妈妈在哪里”时的机械性回答。

二、语言泛化训练的重要性

语言泛化能力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将所学的语言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中。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提高语言泛化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

三、品品的语言泛化训练

  1. 认知评估:首先评估品品对人称名词的理解能力,确定他能够理解的词汇和概念。

  2. 桥梁构建:利用品品已理解的内容(如“小王阿姨”)作为桥梁,帮助他建立起新的认知联系(即“瑶瑶的妈妈”和“小王阿姨”是同一人)。

  3. 行为引导:通过游戏和日常互动,引导品品在不同情境下使用和理解人称名词。

  4. 重复练习:通过重复练习,加深品品对人称名词一致性的理解。

  5. 情境模拟:创造不同的情境,模拟实际对话场景,帮助品品理解和泛化语言。

四、泛化训练的关键要素

  1. 认知桥梁:利用孤独症儿童已理解的概念作为桥梁,连接新的概念。

  2. 行为引导:通过具体的行为引导,帮助孤独症儿童理解和执行语言指令。

  3. 重复练习:通过重复练习,加强孤独症儿童对新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4. 情境模拟:模拟真实情境,提供实际的语言使用场景。

  5. 家庭参与:鼓励家庭成员参与训练过程,确保训练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五、案例分析

通过品品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症儿童在语言泛化训练中的进步。通过认知桥梁构建、行为引导、重复练习和情境模拟等策略,品品能够逐步理解“瑶瑶的妈妈”和“小王阿姨”是同一人。

六、结论

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泛化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社交交流和语言理解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认知桥梁构建、行为引导、重复练习和情境模拟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帮助孤独症儿童提高语言泛化能力。品品的案例为家长和治疗师提供了实用的训练方法和策略。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NEWS 更多
平台服务电话: 400-100-7156
你好自闭症康复网 致力于打造自闭症门户网站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 请微信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

Copyright © 2016-2025 西安魔立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保留一切权利 丨 陕ICP备13003440号-8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一路创新大厦6楼N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