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在很多人眼里,孤独症孩子总是自说自话,重复着自己的刻板行为,好像与外界毫无关联。和家人的互动性也很低,总是十分冷漠的样子。难道孤独症孩子是没有情感的吗?
其实不然,不少研究发现,孤独症孩子也有丰富的感情。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或者不懂如何表达。
我们知道,社交障碍是孤独症孩子的核心症状之一,他们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以及其他非语言方面的社交信号。
举个例子,如果你生气了,对着孤独症孩子说:“你给我滚出去!”,他可能真的会原地躺下,然后翻滚着出去了。他体会不到“滚出去”这句话其实是表明你很生气。
如果你装作身体不舒服,普通孩子会走过来看看你,摸摸你的额头。但是孤独症的孩子对他人的情感表现缺乏注意,所以他们可能不会安慰你,表现得漠不关心。而且他们共情能力不佳,不会去想你看到他这样子的反应后会不会失落。
不理解的同时,他们自己的情绪表达也会因此受限。他们回避眼神对视,表情也很少,无法准确表达内心感受,不主动分享,也不会进行情感交流,对他人不感兴趣,对社交互动也采取忽视或拒绝的态度。由于亲子互动太少,很多父母都说自己的孩子好像一点也不爱自己。
许多孤独症孩子在感官处理方面和普通人会有差异。他们对声音、光线、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输入可能出现过度敏感(超敏)、反应迟钝(低敏)或者混合型反应,导致孩子在嘈杂或明亮环境中感到不适,进而回避这样的场合。
举个例子:普通人会自动过滤无关紧要的声音,比如陌生人的讲话声,路人撕开食物包装纸的声音等等。但是很多孤独症孩子不行,他们可能会照单全收所有声音。于是当他们出门时,在他们耳朵里,世界会开始嘈杂不堪。直到他们难以忍受,就会突然情绪失控,变得狂躁不安、恐惧焦虑甚至出现行为问题。
因为他们难以适应这些感官刺激、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往后也容易因此出现抵触、回避行为。
通过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孤独症患者在很多人眼中可能被认为是没有感情、冷漠疏离、行为怪异,令人难以理解。因此很难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爱和被爱。
然而,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网上有许多父母分享了他们孩子经过干预后症状得到缓解的案例。比如,从一开始父母手被割破孩子都视而不见,到后来父母受伤后孩子会每天主动去看望,并且有意识地避开受伤的地方。这表明,孤独症患者并不是没有情感,他们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表现出来。通过干预,孩子可以慢慢学会将情感和爱藏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而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学会理解孩子心中的感受。
孤独症并非不可战胜的难题,尽管没有特效药物,但是“早发现、早干预”仍然可以改善症状。积极而专业的干预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生活和社交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