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让孤独症儿童不“孤独”
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有多种途径可以选择,学龄前阶段可以选择在医疗机构、康复机构进行早期教育,症状较轻、智商较高的孩子也可以选择在普通幼儿园进行早期教育。学龄期阶段可以选择在康复机构、特殊教育学校中进行特殊教育,也可以在普通学校(公立或私立)中进行。在普通学校主要采取融合教育的形式。
融合的安置方式对特殊儿童有什么影响呢?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点:1、将特殊学生安置在普通教育环境之中,在社会发展和学业发展上具有积极作用。学校集体生活是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会规则的最佳途径,而且有利于孩子学习发展社会模仿、学习人际交往。学业发展上,普通教育环境对学业有更高的要求,孩子、老师、家长都会有紧张感和压力感,但潜能也会在适度的压力下被激发。2、对于3-5岁轻、中度自闭症儿童,如果他们的功能水平相对较高,在融合环境内表现较好;如果功能水平相对较低,融合或其他环境内的表现没有差异。
3、中、重度自闭症儿童一般在融合环境内的表现较高或至少一致,特别是独立性、社会能力领域,当然,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去促进儿童相应的能力的发展,给予学习机会和适当的支持。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是社会沟通与互动,而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可以为患儿提供一个自然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患儿学习排队、等待、轮流,学习适应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学习集体活动的规则和行为要求,学习集体指令与个体指令的差异;学习在不同的领域与同伴互动的规则和冲突解决的策略,室外大运动中也存在很多的社会规则……这些能力都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适当的支持。
正常儿童也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慢慢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掌握相关的技能。而自闭症儿童如果仅仅只是个训,缺乏融合教育中的自然经验,对于后续进入普通教育环境的适应会带来相应的挑战。融合教育并不仅仅只是面向特殊儿童,应该是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正常孩子在融合教育中也应当是受益的。学生间的个别差异其实蕴含着很多学习机会,让正常孩子也有机会学习到:接纳差异,欣赏多元,用不同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上与自己不一样的人。而融合教育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对于儿童的个性和差异的尊重、接纳和支持,恰恰也是理想中的教育的目标。
1、增加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机会,锻炼他们的社交技能。在普通学校就读的患儿的社会沟通技能以及其他社会行为比就读于隔离环境中的学生发展得好。在与同龄人的交往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经常与小朋友们互动,这样的社会化环境是家庭中无法模拟的,而这种社会适应能力也是他们在日常局限、刻板的日程中难以培养的,能够帮助提升孩子的适应性,增强其自我掌控的安全感。2、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学习普通学校课程的机会,改善他们的学业。与同龄普通孩子一起就读,也为患儿提供了可以学习普通学校课程的机会。在学校学习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孩子天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会仔细地关注和探索周围的事物,努力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
3、对所有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接受外界传递的信息,可以让自闭症儿童慢慢将信息转变成自己的所能表达的内容。这一方面促进了患儿的个性发展,促使他们养成良好个性,另一方面促进了普通孩子养成积极乐观向上、互相包容的心态,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在求学过程中,自闭症儿童能够学会与同学、教师和睦相处,与他们开展有效的合作,那么未来就更容易与社会中的不同人员相处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