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的重复和刻板动作,是孤独症儿童的临床表现之一。
2010年,原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中,就明确把手部的行为当作孤独症刻板重复行为的表现之一,并纳入了该指南之中。
由美国精神病学会编写和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也将手部的某些行为归类为刻板或重复性动作,这些行为包括当兴奋或沮丧时会连续拍手,在眼前晃动手指,以及做出特异的手势或其他手部动作。 在家长们的口耳相传之下,上述孤独症儿童所表现出的手部重复刻板行为,渐渐地被赋予了“蝴蝶手”这样一个称呼。然而,由于每个孤独症儿童的手部动作都不尽相同,因此对于到底什么才是蝴蝶手,目前仍众说纷纭。 其实,在医学上并没有“蝴蝶手”这一说法,较为通用的描述词汇叫作“hand flapping”,泛指前述的手上下或左右移动、手指抖动、拍手、摆动手臂、握拳等形式的手部刺激动作,当然也包括一种或者几种家长认为看起来像蝴蝶的“蝴蝶手”。 我们可以通过国外一位三个孤独症孩子的父亲记录的孩子们手部刻板行为的5种表现,来看看“蝴蝶手”的不寻常之处。 第一种:捶打自己的胸膛; 第二种:用手敲自己的头部或者颈部。 第三种:手臂伸长,像鸟翅膀一样扑腾的动作。 第四种:手握成拳头,靠近嘴巴,手指一张一合,像在吹喇叭。 第五种:把手指弯起来,像蜘蛛一样爬行移动。
导致孤独症儿童出现重复或者刻板的手部刺激行为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因: 情绪反应:当孩子处于极度焦虑、紧张或兴奋状态时,这种情绪可能会刺激神经系统,从而引发“蝴蝶手”现象。 对外界刺激的过度反应:如果孩子受到过多或强烈的外部刺激,并且自身对此较为敏感,那么过度的反应可能会诱使“蝴蝶手”的出现。 除此之外,神经发育的不均衡、沟通能力的欠缺以及环境适应的困难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这种手部行为的发生。 那么,是不是只要出现“蝴蝶手”,孩子就一定是孤独症呢? 不一定。 像上面看到的捶打胸膛、做鸟翅膀扑腾的动作,相信很多家长小时候也都做过,仅凭这些行为就断定孩子患有孤独症显然是不妥当的。事实上,无论是成人还是孩童,在特定情境下,如模仿、受刺激、激动或兴奋时,都可能会表现出一些反复的手部动作,这实属正常现象。 简单地说,确诊的孤独症孩子很大概率会出现手部刺激行为;而有手部刺激行为的孩子,则不一定会是孤独症。不过,某些特定的手部刺激行为,可能会是孤独症筛查过程中的预警征。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手的动作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不正常的。仅凭“蝴蝶手”这一现象来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是过于片面的,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的异常表现来科学判断,比如社交功能障碍。 我们要明确,孤独症最关键的障碍点就是社交障碍、和他人互动有问题,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有了这个前提表现,手拍打的刻板动作才提示异常。也就是说,手部重复刻板动作是辅助判断孤独症的表现之一。 所以,如果孩子的社交、沟通和互动能力都没有问题,那么家长们就无需为孩子的一些日常手势而过分担忧和焦虑。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