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训练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渐进过程。了解特殊儿童的认知特点,是进行认知训练的基本要求。感知觉迟钝,感受性慢、范围狭窄、注意力的缺陷、缺乏辨认能力、缺乏统整能力、短期记忆拙劣、后设认知与抽象思维障碍等是影响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原因,也是特殊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
认知训练不是一朝一暮的发展,更不是一招一式的学习,特殊儿童的认知学习需要长久地坚持。
在指令中提升
在与特殊儿童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他们对我们的指令无动于衷置若罔闻,并不是说他们不愿意与我们沟通,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够理解其意义,所以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这里给大家提供几个有效的方法,去帮助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
Part 1
能够模仿成人的手部动作
Part 2
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在认知训练中提升
学前儿童认知能力训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数字认知、图形认知、序列认知、异类鉴别、同类匹配八项内容。
认知是通过动作和语言活动及行为来表现的,认知的外在表现必须采取动作或语言输出的形式,所以特殊儿童的认知训练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动作操作来完成的。
认知活动最初的获得是通过感官知觉而获得的,所以丰富儿童的感官是认知活动的主要方法。
Part 1
物品概念和功用概念
Part 2
物品归类
Part 3
对人物的认知
认识“我”、认识家人、认识身边的人、认识职业人物,扩展对人物的认识,了解生活环境,丰富社会经验。
内容:认识五官、自我认知、物品所属、职业人物与职业物品的认识
Part 4
命名
目的:动作与词语理解、语言的表达、认知拓展
内容:常见物品的指认—名称仿说—命名表达(水果蔬菜、日常用品、动物、交通工具等)
Part 5
认识颜色
目的:视觉敏锐、视觉辨别、概念的理解、再认与迁移
内容:红、黄、蓝、绿、黑、白等
注意事项
1. 在帮助儿童进行颜色认知训练时,强调手中正在操作的,例如“宝宝,这是红色的积木”。
2. 使用是非强调法,例如帮助儿童学习红色时,尽量多强调红色,引导儿童拿起红色积木,当儿童拿对时,说“你真棒,这是红色的积木”,当儿童拿错时说“这不是红色的”。
3. 给孩子创造色彩缤纷的环境,儿童的床单或玩具避免单一颜色。
4. 当儿童在最初学习颜色时,避免一次给予过多颜色,儿童会感到混乱,应想给予一到三种颜色,多强化,使儿童清楚认知后,再增加颜色种类。
Part 6
认识形状
目的:触觉感知、视觉辨别、观察能力、手眼协调
内容: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注意事项
在进行训练时注意激发儿童兴趣,利用各种感官感受图形。
引导儿童注重动手操作,促使儿童将学到的只是与现实实物相结合。
提供不同大小、颜色的形状,建立图形守恒。
Part 7
区分和比较
目的:感知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
内容: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
Part 8
顺序和排列
依照顺序来操作,或通过操作来完成根据某一标准进行的排列活动。
目的:感知能力、区分比较、顺序工作、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内容:左右上下之序、大小高矮长短等之排列、事物发展顺序之排列等
Part 9
数概念
目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
内容: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物取数、掌握数概念、数的简单运算
Part 10
对空间、地点的认识
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区,了解生活环境,培养社会技能。理解区分里面和外面,楼上、楼下
内容:我的家、我的学校、我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