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纯音测听/ 5
第一节 纯音测听概述 / 5
第二节 纯音测听基本要求 / 6
第三节 音叉测试 / 13
第四节 纯音听阈及阈上测试 / 16
第五节 掩蔽 / 22
第六节 盖莱试验 / 33
第七节 纯音听阈测试结果的记录和分析 / 34
第三章 声导抗测试/ 40
节 声导抗测试概述 / 40
第二节 声导抗测试原理 / 41
第三节 鼓室图 / 47
第四节 鼓室肌声反射 / 58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诊断听力学是围绕听觉与前庭觉的功能评价应运而生的科学范畴与实用技术,可为疾病诊断提供依据,为治疗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用于诊断的听力学技术从16 世纪学者们发现置于门齿上的音叉振动可以被人耳听到,发展到现在将对听力损失敏感且简便易行的耳声发射技术用于筛查新生儿听力。经过几百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随着电生理学、物理学、电声学、材料学、信息技术和预防医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诊断听力学成为富含高科技的活跃学科,新的听觉和前庭觉的功能评价方法、评价内容不断涌现。以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评估为例,不断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影像技术、电生理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先进理论和方法在这一领域均获得成功应用;更因为人工耳蜗的问世,围绕其术前评估和术后康复评价等,不仅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领域对传统观念中难以康复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同时也为患者赢得了重获听力、融入社会的机会,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
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轮规划教材中的一册,本书是衔接听力学基础理论与听力学临床课程的核心教材,特色如下:
1.本教材的编者均为我国诊断听力学领域一线长期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的听力师和临床医师,具有丰富的学术专著和教材编写经验。
2.本教材的编写兼顾了经典性和实用性,不仅凝聚了诊断听力学领域的经典理论,还提炼了近期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编者的临床经验。
3.本教材注重内容的完整性。为体现《诊断听力学》课程的系统和完整,本书在儿童行为测听、儿童听力学评估等章节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述,更多内容详见本套教材的《儿童听力学》。
4.本教材注重知识的内容和体系衔接。设置的【知识链接】模块对与其他教材间的相关知识进行横向阐释和点对点链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如连接听觉系统的应用解剖生理、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以及听力诊断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等诸多知识点。
5.由于耳解剖的特殊性使其兼具听觉与前庭觉的双重任务。眩晕疾病诊断所需要的各种前庭诊断技术迅猛发展,成为本书撰写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难点。本教材结合近年来国际神经耳科学界对内耳疾病和脑神经、认知科学领域认识的不断加深和相关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如眩晕疾病诊断中涉及的视频眼震图、肌源性前庭诱发电位等,也参照了近年出版的教材和研究论著等进行了说明。
6.建议本教材与本套教材中的《听力学实训教程》配套使用。
本书力求适合临床应用,在阐释基本理论的同时,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仅是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的教材,还可作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听力学从业者、听力语言康复从业者的理论与实际指导用书。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对听力损失定义和评价标准的变化,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各类听觉诊断技术的理论、方法和进展,还对相关进展和难点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
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帮助系统地掌握相关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并熟练掌握规范操作的技术要点、流程以及质控因素,加深理解诊断听力学技术的内涵和国际通用准则以及测试过程的复杂性,对避免读者落入相关领域的“陷阱误区”等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前听力学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教材旨在促进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教育的科学、规范发展,推动诊断听力学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学术交流。同时希望向从事听力相关疾病诊断的听力师和临床医师,尤其是向年轻同道传递这一领域的国内外的共识和原则以及研究进展,为他们提供一本可用于教学和临床参考的实用书籍,使从事听力学技术的相关人员和临床医师夯实听力及眩晕疾病诊断中涉及的技术,并加以规范应用。
当下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由于编者水平所限,难免有不当和错漏之处,恳请大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并请批评、指正。
刘 博
2022 年2 月
全国首套本科听力与言语康复学规划教材,听力学核心课程教材。
教授,现任北京市耳鼻咽喉研究所副所长。目前负责首都医科大学听力学课程建设。同时担任授课和实习带教工作。包括《人工耳蜗》《听力门诊》《耳声发射》《前庭功能检查》《前庭系统生理》等多门课程。多次获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