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9北京小汤山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
婴幼儿因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还不完善,因而无法用话语表达自己的欲望、需求。本书为亲子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试图了解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到底在用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表达什么。
本书阐述了如何养育不同气质类型的婴幼儿,以及如何应对不同的养育情境(发脾气、如厕训练、分离焦虑、睡眠、进食、社交、上托儿所、父母离异、屏幕时间等)。书中侧重在依恋关系的视角下,阐明亲子之间的互动、养育者对幼儿情绪的体察与理解是如何促成儿童内在的安全感的建立,并ZUI终促使幼儿成长为健康、充沛的个体。作者在言语之间倾注了许多温柔与慈悲,让我们感受到她对这些小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这本温柔的书把深邃和枯燥的理论揉进了日常生动的小互动、小情景里,不仅有助于专业人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让初为人母人父或者正在备孕的读者感受到养育新生命的美妙。
第1章 情绪在早期亲子关系中的重要性
第2章 谁是学步儿
大脑如何塑造个体发展
发现世界
发现身体
探索心灵如何运作
第3章 学步儿及其照料者的挑战
父母的体验
通向安全基地的阻碍
从安全基地到伙伴关系
鼓励一种伙伴关系
第4章 气质的问题
气质类型
气质的社会化
育儿方式和安全基地行为
气质、伙伴关系和匹配度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持续冲突
第5章 高活力的学步儿:向前冲
从安全基地开始探索
高活力学步儿的运动和语言
有关气质与伙伴关系的一般性反思
和高活力学步儿一起生活
第6章 慢热型的学步儿:从容不迫
慢热型气质的概述
帮助慢热型学步儿享受他们原本的样子
第7章 早期焦虑
焦虑的早期起源
学步儿期的焦虑
可应付的焦虑是什么
游戏和对焦虑的控制
持续强烈的焦虑
促进情感上的安全感
第8章 谈判的议题
分离焦虑
如厕训练的经历
晚间困难
进食困难
手足竞争
婚姻矛盾
当创伤性事件发生时
管教:它是否真的需要
应付社会变化:屏幕时间的示例
第9章 当父母离婚
离婚造成安全基地的破坏
学步儿能理解什么
离婚妈妈的状况
离婚爸爸的状况
“分为两半的孩子”
是否存在一种理想的抚养协议
第10章 被托管的学步儿
过渡时间:说再见
在托管中心度过一天
问好:团聚的快乐和压力
父母和保育员的关系
麻烦的信号
托管的情感效应
选择高质量的托管
托管的质量重要吗
托管的社会现实
结论:保持亲密并且放手
参考文献
书里有一段话非常打动我:“依恋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如果学步儿能够依靠至少一个成人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保护,那么他们长大后就能够成为快乐而且能干的孩子。这种人际关系中的基本安全将推动孩子们去探索事物运作的规律和尝试新的技能。”这也是本书所要传达的关于养育的意义。
当一个成年人回首童年,他会发现本书所能提供的价值正是一个当代人所需要的:勇敢地面对不确定和未知;坦诚地认识、表达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可以与他人建立深刻、有意义的关系;能灵活、自在地处理边界;能既独立又依赖;一定程度地信任知识和信息;等等。许多人在成年之后需要进入咨询室重新寻找或建立的东西,其实都可以在早年的亲子关系中形成。这些品质如此重要,它们关系到孩子成年之后能否拥有健全、完整的人格,健康、充沛地活着,以及跨出去探索世界。
不过,拥有它们的“方法”格外简单,在日常生活里就可以完成。书中用许多生动的日常情境展示了婴幼儿丰富情绪背后的意义,以及养育者与婴幼儿之间微妙且复杂的关系。养育者需要把婴幼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不同于自己的小生命去对待,理解他们所不能言语化的情绪表达和外在行为,既给他们空间,又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管教。但这也是ZUI难的,这意味着养育者需要足够的时间陪伴婴幼儿,要有相当的耐心和觉察力去体验和识别彼此之间的差异、各自的情绪及其背后可能的含义,还要拥有许多根本没有标准的“规则”。对于这些,本书有充分呈现。本书精彩的地方还在于,它并没有忘记养育者自身是有限的,无论是精力还是别的什么,所以婴幼儿的需求与养育者的需求要平衡,不必为了保全某一方而牺牲另一方。这样的互相妥协与协商,刚好还原了真实世界的面貌。婴幼儿的人格与内在力量正是在这些日常的“互动”或“博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
本书呈现生命和关系的方式让人赞叹,我们希望读者也能喜欢并有所启发。
艾丽西亚·利伯曼(Alicia F. Lieberman),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精神病学院教授,著有《面向婴儿和年幼儿童的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 with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不要打我的妈妈!》(Don’t Hit My Mommy!)等书。
何子静,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入选教育BU“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儿童心理学、早期智力、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长期从事婴幼儿心理与教育的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