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告诉老师孩子的一些行为
比如壮壮,特别喜欢随意去操场玩、跑上讲台,打铃无法自行回到教室坐好。
我们会正面和老师沟通孩子这个问题,这样老师会注意孩子的行为,遇到时也会心中有数,也可将情况反馈给家长。
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出现的问题后,可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方法。
像壮壮特别喜欢奥特曼贴纸,所以我每天放学会带很多贴纸,只要他在学校打铃立刻回教室、上课时不随意下座位,课间时不去摸讲台,会得到他专属的奖励贴纸。
一个星期之后,壮壮已经不需要他人提醒,上课自觉回教室了。
第二步:主动寻求老师帮助
壮壮进入小学后,因为理解能力一般,学习时比较容易着急,会大喊大叫,我就跟老师沟通希望能在学习上多帮帮孩子,老师欣然接受了。
我认为,家长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一方面能让老师多关注孩子,另一方面,老师也会觉得家长很愿意与他沟通,愿意配合老师解决孩子的问题。
第三步:要学会感恩
孤独症孩子入学,会加大老师的工作量。
家长要想跟老师成为朋友,首先要学会感恩、互相尊重。
当然,成人之间的尊重,也会让孩子受益。
因为明明上课时经常走神,喜欢在墙上乱画,或者画同学的绘画本。所以,老师就把明明的座位搬到讲桌旁边,他一走神老师就敲敲桌子提醒他,如果表现好老师也会及时奖励他。
当得知老师的做法后,我非常支持和感激。
大家可能会问,单座不是减少与其他小朋友沟通的机会吗?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被“特殊对待”?
其实不是的,我们上学第一件事是能去上学,适应校园生活。
至于社交方面,平时课间、体育课等,甚至打水、吃饭都是锻炼社交的机会。
相反,如果课堂上的问题行为不积极干预,影响教学,谁也无法保证孩子能继续留在学校里。
事实也证明,老师的做法效果显著,明明现在已经可以专心听讲了。
所以,我也经常跟其他家长说,老师、家长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都是爱孩子的,不会给孩子贴标签。
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配合老师的工作,一起认真寻找问题的溯源,用理智的心态去面对。
有效沟通是合作的前提。
有些家长因为害怕老师不接纳孩子,给孩子贴标签,所以跟老师隐瞒孩子的情况。
这点家长无需担心!
家长和老师的沟通是双向的,作为班主任了解孩子的特质后,更有助于老师在教学安排时做准备,从而及时支持孩子,助力孩子更好、更快的融入集体。
相反,刻意隐瞒在遇到突发情况时,会让老师感到手足无措。
另外,家长主动解释孩子的情况,这会让老师感到被信任,老师也会愿意与家长反馈孩子的表现。
总之,家长、孩子、老师三者紧密相连,只有在彼此尊重、互信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才可能在家校教育中合作顺利,从而推动星娃融入校园/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