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午,四川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以下简称“四川脐血库”)工作人员,将一份存储了6年多的“脐带血”送到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医学康复科,为一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完成自体脐带血回输,为他带来康复的希望。
6年前自存的脐带血 没想到真的用上了
“原本怕娃儿万一得白血病,所以生的时候存了脐带血,没想到6年后用来治疗这种病”,脐带血缓缓输注到儿子体内,桂女士无限感慨。
桂女士是四川达州人,多年前在海口定居,2018年3月回达州过年的时候在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生下二孩鸿鸿(化名),鸿鸿的出生让这个家庭变得更加幸福美满。
然而,人生往往充满了不可预测的变化。2021年,鸿鸿3岁的时候,桂女士发现他不怎么搭理人,眼神很难集中且语言表达不清。经检查,鸿鸿被确诊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
“他已经6岁了,但是现在这个样子,根本没法上小学。”桂女士无奈地说,此后的两年里,她每天带着鸿鸿坚持进行康复训练,但鸿鸿的社交能力明显不足,他对与人交往缺乏兴趣,这让他与同龄人之间的互动变得困难。此外,他的智力发展也相对迟缓,这使得他在理解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远远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在万般无奈之时,桂女士偶然在病友圈中听说脐带血可以用来治疗孤独症。这个消息让桂女士立刻想到了她曾经存储的脐带血。得知离她最近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就在开展这种治疗项目后,桂女士毫不犹豫地请假来求医,希望她的宝宝鸿鸿能抓住这个“再生”的机会,回归正常生活。
“在这里听到四川口音,还特别亲切,终于看到希望了。”2024年5月31日上午,四川脐血库工作人员将鸿鸿的脐带血运抵医院,随后,鸿鸿接受了特殊的“输血治疗”——自体脐带血回输。当鲜红色的血液缓缓回流到孩子体内,为孩子操劳多年的桂女士似乎终于看到了希望。
孤独症其实并不罕见
孤独症谱系障碍,通常被称为孤独症或自闭症,是一种典型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这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患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尤其是在男孩中更为常见。相关资料显示,根据美国8岁儿童的数据,从2012年至2020年,孤独症的患病率已经从1/68上升到了1/54。在中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0~6岁的精神残疾(包括多重残疾)儿童占同龄儿童总数的1.10‰,大约为11.1万人。其中,由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占到了36.9%,约为4.1万人。
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家族遗传、胎内感染、产妇孕早期受到的刺激、孩童过早接触电子产品等因素有关。
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互动能力的缺陷,如无法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以及具有刻板的习惯和行为。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能会逐渐下降,刻板行为可能会增多。这不仅需要患者的家庭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陪护,而且患者很难融入社会。
脐带血为孤独症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为了找到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方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在2015年,美国杜克大学的Kurzberg教授带领团队开始进行一项创新的研究,他们尝试使用自体、同胞和非血缘脐带血来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鼓舞:接受脐带血治疗的患者,其脑部神经网络和神经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具体来说,这些孩子们开始尝试与他人互动,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出现了显著的提升。
这一研究结果不仅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医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虽然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方案仍在探索中,但可以确定,脐带血之所以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有帮助,极有可能与其含有丰富、众多的干细胞相关。这些干细胞不仅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并且可以释放具有抗炎症作用的细胞因子。此外,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细胞营养物质,能促进脑神经、脑肠轴的发育。
值得一提的是,自存脐带血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首先,它是自患者自己的脐带血,因此不需要进行HLA配型。这意味着,与异体脐带血相比,自存脐带血的使用更加方便和安全。其次,由于它是实体存储,可以随时取用,无需担心供应不及时而耽误治疗。这使得自存脐带血成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医疗资源,可以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