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到医院儿保科做儿保,却被告知需要先给孩子做发育评估,究竟为什么要做发育评估?有没有用?这篇科普文将帮各位家长解答这些疑惑。
儿童行为发育,指的是个体从产生到成长期间持续地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发育”是指个体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随着体积和数量的增加,其功能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发生了生物学、认知和心理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行为”是指个体在维持生存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表现出的应答或反应。发育和行为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发育影响着行为,行为依赖发育。是儿童行为和社会心理发育的统称,主要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发育、语言发育、适应能力发育、和社会行为等潜能的逐渐发展。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水平表现在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过程等各种能力及性格方面,婴幼儿期对这些方面的检查通常称为发育评估。
以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加深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并能激发幼儿的审美观念和造型智慧,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对他一生的精神素质和文化修养有着重要作用。
1、帮助家长清楚自己孩子在0-6岁每个阶段的发育状况。
2、通过评估找到孩子教育的不足和缺失情况。
3、根据不足和缺失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改善教育计划。
儿童发育、行为监测是指通过询问、观察或标准化的发育筛查方法,对儿童的认知、行为、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进行定期、连续评价的过程。
它是早期发现儿童发育异常、及早进行干预、减少严重发育障碍发生的重要途径。
基于评估的结果,预见性地指导家庭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并且早期发现儿童发育和行为异常、及早进行干预、减少严重发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
因早期儿童大脑的可塑性以及大脑发育易受养育环境影响等特点,0~6岁儿童为发育和行为监测的重点人群。
发育评估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于评估儿童的身体、心理、语言和认知发育状况,了解儿童在特定年龄段内是否达到标准和里程碑,从而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与异常,并为儿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
定期的发育评估就是用来了解儿童的发育水平,早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合理干预。其次,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是遵循着由上到下、由远到近、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大运动—了解宝宝头、颈、躯干的运动能力,抬头、翻身、坐、爬、走、跑、跳等。精细动作—了解宝宝手腕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手指精细能力语言— 了解宝宝储存语言的3个阶段,语言的掌握情况以及语言运用社交行为—了解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常识、社会交往能力、交往态度
是指量表测定的领域,本量表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适应能力和社会行为五个能区。
其中大运动能区指身体的姿势、头的平衡,以及坐、爬、立、走、跑、跳的能力;
精细动作能区指使用手指的能力;
语言能区指理解语言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适应能力能区指儿童对其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
社会行为能区指对周围人们的交往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也可以称为DQ,实际上这个词在国外很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发育商”是用来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是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情绪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对婴幼儿发育情况进行衡量。
主要是指身体的姿势和有身体大肌肉控制的活动,如俯卧抬头、坐、站、爬、走、跑等。
儿童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是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功能系统。
是婴儿到儿童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其语言过程主要包括语言感知、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
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所形成的符合社会传统习俗的行为方式。
注明: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