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闭症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攀升态势,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其主要特征体现在社交沟通能力的受限、兴趣或活动范围的狭窄,以及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这一病症在儿童早期便开始显现,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深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回溯至1982年,被誉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的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了4例自闭症患儿,这标志着中国大陆地区正式踏上了对自闭症的诊断、治疗与研究的征程。
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 陶国泰
42年弹指一挥间,我国的自闭症发病率已迫近1%,意味着全国有近1000万的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患者高达200万。这一数据无疑敲响了社会关注自闭症、加强相关研究与支持的警钟。
No.1
自闭症实际发病率的上升态势,背后可能隐藏着现代社会中的多重因素,如环境污染加剧、孕期感染风险的增加、以及遗传基因的影响等。与此同时,医学领域的深入探索与诊断标准的清晰界定,也使得自闭症的诊断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也有声音指出自闭症发病率的上升可能源于“诊断膨胀”现象。这是因为随着社会对自闭症关注度的提升和对其症状认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纳入了自闭症的范畴。此外,一些边缘病例或亚临床症状也可能被误判为自闭症,进一步推动了发病率的上升。这一观点同样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
诊断膨胀现象是指由于社会对某一疾病的关注度增加、对该疾病症状认识的普及,以及诊断标准的改变或模糊,导致该疾病的诊断率上升的现象。在自闭症的领域中,诊断膨胀现象尤为显著。随着社会对自闭症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医学界对自闭症症状认识的深入和诊断标准的明确,越来越多的孩子被诊断为自闭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家瑞蓝德试图吸引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
在20世纪90年代,自闭症在西方社会的患者数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这一现象导致“自闭症成为流行病”的观点日益盛行,而统计数据也为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966年,英国米德尔塞克斯郡的一项针对8至10岁学龄儿童的早期研究揭示,每1万名儿童中仅有大约4.5个自闭症病例。然而,到了1992年,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每1万名16岁青少年中自闭症的诊断数量已经攀升至19人。
No.2
即便在几十年前,当人口出生率相对较高之时,自闭症孩子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视的。自闭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疾病,其历史可追溯到数个世纪之前。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医学知识水平和社会认知的浅薄,许多自闭症孩子可能并未得到准确的识别和诊断。
孤独症电影《特别的你》剧照
此外,与现今相比,几十年前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体制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诸多自闭症孩子由于家庭贫困、教育资源稀缺等多种原因,难以获得专业的医疗评估和治疗。他们往往被误解为“问题孩子”或“行为古怪的孩子”,在社会中遭受歧视和排斥,被迫生活在边缘地带,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交和学习环境。
No.3
自闭症的发病率在性别分布上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根据国内外流行病学的研究数据,自闭症在男性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大致为4:1。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研究揭示出女性自闭症的患病率可能一直被低估。行业报告进一步指出,女孩和女性自闭症患者往往面临更大的诊断挑战。
她们的诊断过程常常更为复杂,导致诊断延迟或错过。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表现出自闭症的症状,也可能因为未达到传统诊断标准的严重程度而被误诊或漏诊。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女性自闭症患者所面临的困境,使她们在获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方面面临更多障碍。
No.4
为了提升自闭症儿童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5月以来,海南、上海等多地纷纷加强了自闭症的筛查工作,并将之纳入当地的民生实事项目。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孤独症强调早诊早治,越早筛查出患病儿童,越早进行科学干预,治疗效果就越好。”
自2012年起,上海就已在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孤独症早期筛查工作。与自由就诊确诊的患儿相比,经社区筛查确诊的患儿确诊时间提前了约15个月,这为自闭症的早期干预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为了加强全市的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上海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立“上海市儿童孤独症诊断中心”》等文件。文件中明确,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为0岁至6岁儿童提供孤独症初筛服务。
同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等6家医院将建立“上海市儿童孤独症诊断中心”,这些诊断中心将负责对接全市16个区,开展0-6岁儿童的孤独症筛查干预工作。
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在4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宣布,全省承担0-6岁儿童体检的网点和医疗机构将定期对儿童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和监测。目前,海南省已初步形成省、市县、乡镇(街道)三级孤独症筛查服务网络,并为部分儿童提供数字疗法干预服务。
此外,江苏苏州也将“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筛查干预”项目列入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预计全年将开展儿童孤独症筛查不少于50万人次。湖南株洲则计划为全市所有常住的0-6岁儿童提供儿童孤独症免费初筛服务。这些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率,为他们提供更为及时和有效的治疗与支持。
同时,家长们在家中也能通过一些简单的观察和技巧,初步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的迹象:
1、1-3月:孩子偏爱观看卡片而非人脸,对人脸缺乏兴趣。
2、3-6月:孩子对熟人和陌生人没有明显区分,对抚养者没有特别的情感反应。
3、6-9月:孩子对叫名字或简单的指令反应迟钝,甚至无反应。
4、9-12月:孩子缺乏肢体动作或手势语,无法有效地表达意愿。
5、1岁以内:孩子整体上显得过于安静,缺乏正常的社交互动和声音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