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很多家长都会关注到自闭症孩子常常出现“蝴蝶手”,这是自闭症人士的一个常见特征。自闭症人士会表现出重复且通常独特的手部动作或姿势,这种独特的行为在频率、强度和形式上因人而异。它对自闭症谱系人士有多种用途,包括自我安慰、表达情感、寻求感官刺激和非语言交流。哈哈,那需要恐慌吗?今天咱们讲讲。
简单粗暴版
蝴蝶手,是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医学正规中的词语对应的是 Hand Flapping,意思是手或手指拍打。如果合并社交障碍(比如没有眼神共同注视),那提示自闭症,如果没有社交障碍,那就是正常表现,可能是兴奋、紧张、高兴、生气的表达。除了手拍打之外,撞头、不断后仰身体、也是一样的意义和判断。目 录
什么是蝴蝶手?
原因和触发因素
自我刺激 vs 自我安抚?
一什么是蝴蝶手?
蝴蝶手的样子多种多样,看到网上给出的视频,蝴蝶手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五指屈曲(或者几个指头叠在一起),翻来覆去;第二种是孩子兴奋时,双手用力地摇摆几下或者拍手拍肚子拍头;还有就是孩子一直在活动每个手指,动来动去。
上图孩子在不停地转手
上图孩子手合起来,伸展开,转手
上图孩子手并在一起,敲击自己肩膀
上图孩子不停地拍手
以上这些都归类于了蝴蝶手,那这个到底是什么?其实这种应该称为 Hand Flapping,意思是手(手指)拍打,被咱们大众翻译和形象地称为蝴蝶手。虽然在医学上不这么叫,但这个翻译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被滥用了或者没有解释清楚,让很多家长害怕。
二原因和触发因素?
虽然确切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但有几个因素会导致自闭症人士出现手势行为。
自闭症人士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感觉处理差异。自闭症人士通常对感官刺激(例如触摸、声音或视觉输入)高度敏感或不敏感。手势可以作为调节和应对这些感官挑战的一种方式。通过重复的手部动作,自闭症人士可以在他们的感官环境中找到舒适和平衡。自闭症人士的手部姿势也可能与情绪调节和自我刺激有关,他们可能会将这些行为作为自我安抚或自我调节情绪的一种手段。手势的有节奏的动作可能会对个人产生镇静作用,帮助他们控制压倒性的情绪或减少焦虑。手部姿势还可以提供一种自我刺激的形式,让自闭症人士能够集中注意力并在重复的动作中找到舒适感。
与自闭症人士的手部姿势相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沟通和社交互动。对于一些患有自闭症的人来说,手势可以作为一种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它可以是表达兴奋或传达特定信息的一种方式。手势也可以是对社交互动的反应,例如在社交场合寻求关注或表达不适的一种方式。了解手势的社交和交流方面对于支持自闭症人士至关重要。通过认识自闭症人士手势的原因和触发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经历。重要的是要以同理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手势,提供适当的支持。
三自我刺激VS自我安抚?
了解自闭症人士手部姿势背后的功能,对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至关重要。
蝴蝶手行为在自闭症儿童中既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刺激行为,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自我安抚行为。当自闭症儿童面临过多的外部刺激时,他们可能会通过蝴蝶手来减少这些刺激对自己的影响;同时,当他们感到不安或焦虑时,他们也可能通过这种行为来安抚自己。因此,蝴蝶手既是一种应对外部刺激的策略,也是一种应对内部情绪的手段。例如,例如一部分自闭症儿童,他们在面对嘈杂的环境时,会频繁地表现出蝴蝶手的行为。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他们对于嘈杂的环境感到不适和过度刺激,蝴蝶手成为了他减少刺激和安抚自己的一种方式。
四制止还是忽视?
面对自闭症儿童的蝴蝶手行为,家长和教育者常常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是应该制止这种行为,还是应该忽视它?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制止蝴蝶手行为可能会加重自闭症儿童的焦虑感;而在其他情况下,忽视这种行为可能会让自闭症儿童错过学习更适应性行为的机会。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在充分理解自闭症儿童心理需求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既能够保护他们情感安全又能够促进他们行为发展的策略。
了解自闭症人士手部姿势背后的功能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干预策略。通过认识到手势有多种目的,包括自我安慰、表达情感、寻求感官刺激和非语言交流,我们可以为自闭症人士创造一个更具包容性和理解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