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bizheng123
机构库 文章库 人物库 视频库 书籍库 招聘库

教你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

2024-06-25 13:20 次阅读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自闭症儿童不能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学习,他们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挑战。自闭症最主要表现为社会沟通的交往障碍,以及兴趣狭隘及行为刻板重复。儿童是自闭症发生的主要群体,当前我国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不断增加。据文献显示,中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29%,全球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76%,我国患自闭症的儿童已超过20万。
自闭症机构

机构的选择、孩子的问题、孩子学习方向请拨打:4001007156
添加客服微信:18509228507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导致的有生物学基础的神经发展性障碍,自闭症儿童不能像其他正常儿童那样学习,他们在社交、沟通和行为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缺陷和挑战。自闭症最主要表现为社会沟通的交往障碍,以及兴趣狭隘及行为刻板重复。儿童是自闭症发生的主要群体,当前我国的自闭症患儿数量不断增加。据文献显示,中国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29%,全球儿童自闭症患病率约为0.76%,我国患自闭症的儿童已超过20万。

如何早期识别

   

患儿干预时机的早晚,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早期识别孤独症:

根据“五不”原则早期识别

1、不(少)看:指目光接触异常,孤独症患儿早期即开始表现出对有意义的社交刺激的视觉注视缺乏或减少,对人尤其是人眼部的注视减少。

2、不(少)应:包括叫名反应和共同注意。幼儿对父母的呼唤声充耳不闻,叫名反应不敏感通常是家长较早发现的孤独症表现之一。

3、不(少)指:即缺乏恰当的肢体动作,无法对感兴趣的东西提出请求。孤独症患儿可能早在12月龄时就表现出肢体动作的使用频率下降,如不会点头表示需要、摇头表示不要、有目的的指向、手势比划等。

4、不(少)语:多数孤独症患儿存在语言出现延迟,家长最多关注的也往往是儿童语言问题,尽管语言发育延迟并非孤独症诊断的必要条件,其他发育行为障碍也多表现有语言发育延迟,但对于语言发育延迟儿童务必考虑孤独症的可能。

5、不当:指不恰当的物品使用及相关的感知觉异常。孤独症患儿从12 月龄起可能会出现对于物品的不恰当使用,包括旋转、排列以及对物品的持续视觉探索。

图片

1、6-24月龄婴幼儿早期发现ASD的警示指标

根据宝宝年龄在表中查对应的警示指标,如有相应表现,就考虑有ASD早期症状。

比如11个月宝宝,在>10个月年龄查看对应的警示指标,如果宝宝听力是正常的,父母叫他的名字没有反应,就考虑有ASD早期表现。

图片

2、儿童心理发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

在养育过程中,对宝宝进行观察并且检查有无相应的预警征象。如果年龄段对应的任何一条预警征象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

比如8月龄的宝宝听到声音没有应答,就为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其中黑体字项目为与ASD有关的预警征象。

图片

孤独症临床表现


孤独症起病于三岁之前,三岁后表现明显,主要临床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交往障碍

在社交发展方面缺乏与他人的交流和技巧。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反应,与父母之间缺乏依恋,与人接触缺乏目光接触,很少或不能主动交往;
(2)不能用注视、表情、姿势或手势进行交往;
(3)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
(4)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5)遇到挫折时,不会寻求支持或安慰,当别人遇到挫折时,也不会主动给予支持或安慰。
 

图片2、言语障碍

沟通方面出现障碍和喜欢重复他人的话或广告词,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2项症状:
(1)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可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
(2)刻板重复一些词语,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明显联系; 
(3)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
(4)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
(5)两岁以前言语功能发育正常,但两岁后出现障碍,甚至完全不会讲话。
 

图片      


 3、行为方面

兴趣和活动异常,拒绝改变习惯,兴趣狭隘,多动,注意力分散等,至少须具备下列中的1项症状:
(1)兴趣刻板、狭窄(例如专注日期、广告、气象报告等);

(2)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

(3)强迫性地进行某种特殊的仪式性行为;

(4)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姿势;

(5)对某些东西(玩具)的非主要部分特别感兴趣(例如对气味、噪声等);

(6)对个人生活环境不愿或拒绝任何变动。

图片

早期干预建议

通过上述方法发现小于2岁的宝宝有ASD早期症状,不贴“ASD”标签,但不要等待观察,应及时到儿童康复科、儿童心理专科或发育行为专科进一步咨询检查,接受专业人员的建议和指导。目前ASD的病因不完全明了,现已证实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如果确诊,家长不用内疚或自责,积极干预是最好的选择。干预目的是改善症状和提高技能,具体如何干预,建议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并按要求随访。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转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ARTICLE 更多

相关资讯

ARTICLE 更多
自闭症问题在线咨询
X 全国优势资深自闭症康复机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