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将回良玉同志《我的残疾人情感》一文印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联,中国残联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基金会,请认真组织学习。
回良玉同志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10年间,满怀对残疾人的深情厚爱,领导和推进残疾人事业取得重大成就和发展。他在《我的残疾人情感》中,深情回顾了残疾人事业过去10年的重要发展历程和成就,深入阐述和宣传了党和政府坚定践行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快改善残疾人状况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了残疾人直面人生困厄,勇于与命运抗争,体现出的坚定意志、坚韧毅力、崇高品格、特殊才能和创造的非凡业绩,热情赞扬了残疾人工作者开拓进取、服务奉献的崇高精神。他同时指出,残疾人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里最为困难的群体。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需要不懈努力。
学习和阅读回良玉同志的文章,我们从字里行间真切感受到老领导对残疾人兄弟姐妹的真挚情意,对残疾人工作的炽热情怀。文章不仅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记录,也是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对于增强残疾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要认真组织学习,激励更多的残疾人乐观坚强地生活,激励更多的残疾人工作者努力工作、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我的残疾人情感
回 良 玉
岁月如歌,流年似水,时光的流逝淡化了不少记忆、湮没了很多往事。但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情,令人难以忘却、难以割舍,常常萦绕于怀、铭记于心。与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在共同奋斗中结下的醇厚情感和珍贵情谊,就是这样让我倍加珍视、常常回味和深深感念。
早年在吉林、湖北、安徽和江苏工作时,我就对残疾人工作有所接触和了解,也在职责内做了一些事。2003年3月我一到国务院工作,就兼任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主任,联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其后时间长达10年,使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了许多残疾人,使我有缘相识和结交了不少残疾人工作者,使我有幸直接面对和参与了令人动容的残疾人事业。
回首这10年,我与残工委和残联的同志们一起走过了极不寻常的难忘岁月。我们共同谋划和推动了许多济困助弱、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大政策出台,共同经历和见证了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我们为抢抓机遇而一起努力,为攻坚克难而一块打拼,为取得成绩而一道高兴。我们共同走过和面对,共同奋斗与付出,在付出中收获了喜悦,在奋斗中感受了快乐,在奔忙中体验了幸福,在共同的工作中增进了感情。很多事情,一桩桩、一幕幕,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回首这10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尽力做了一些事情,但从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那里收获的更多,受益的更多。我们从残疾人的期盼里,领悟到责任与担当;从残疾人工作的职能中,体悟到光荣与崇高;从残疾人工作者的身上,感悟到平凡与伟大。从事残疾人事业,使我受到了太多的感动和震撼,汲取了太多的营养和力量,也对他们有着太多的钦佩和感激,这是可以终享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倍加珍惜与残疾人的这种内心情感,决不能让它轻易流逝,谨作此文以记录之。
一
自有人类就有残疾人。由于先天生理、心理或智力的缺陷,由于疾病、战争和各种天灾人祸,我们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新的残疾人产生。现在世界上有10多亿残疾人,中国就有8500万。残疾人虽有某些方面的功能损失,但不等于是“废人”、“无用之人”。著名作家周国平说:“残疾人仍然拥有完整的内在生命,在生命本质的意义上,残疾人并不残疾。”正是由于身受残疾之痛,经历人生的种种磨难,很多残疾人拥有常人所难以拥有的坚定意志、坚韧毅力、崇高品格和特殊才能,敢于直面人生困厄,勇于与命运抗争,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登上了人生的高峰。他们奋斗的经历弥足珍惜,取得的成就难能可贵,展现的精神令人敬佩感动。也正是他们,在引领人们的精神追求,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古今中外,无数杰出残疾人的身影令人仰视——在外国,盲诗人荷马的吟唱,为世人流传下瑰丽神奇的宏伟史诗;失聪后的贝多芬,真正叩响了《命运》之门;耳聋的爱迪生,为人类留下划时代的发明创造;全身瘫痪的大物理学家霍金,成为了最接近宇宙奥秘的人;饱受多重残疾折磨的海伦·凯勒,展示了最为迷人的心灵之美。在中国,“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遭受腐刑的司马迁,以一部《史记》成就千古绝唱;双目失明的鉴真大师,远渡重洋播撒中华文明;“瞎子”阿炳,一曲二胡道尽人间沧桑。当今时代,优秀残疾人代表更灿若繁星——在全国“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中,9位残疾人位列其中:19岁因伤寒而导致腿部残疾的华罗庚成为数学泰斗;吴运铎把一切献给了党;张海迪在《绝顶》上书写着《轮椅上的梦》;还有草原英雄小姐妹、聋人舞蹈家邰丽华、诗人史光柱、军人麦贤得和丁晓兵。他们曾遭遇过严峻的人生困境和挑战,承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磨难,但他们没有沮丧和沉沦,是逆境中的勇者,始终对生活充满挚爱,始终对未来满怀信心,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身上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芒。
——他们的意志坚韧而强大。脚部严重残疾的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石云村老人王国云,在过去的30年间,靠着自己用稻草和铁片编打的铁草鞋,在村庄里义务种下上万棵树,由于脚部畸形难以站立,他种下每一棵树都是靠艰难的跪蹲完成。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等多家单位授予王国云“母亲河奖”殊荣。同样,福建长汀的普通农民兰林金,双臂残缺,一目失明,但他硬是凭一己之力,种绿了一座山!在那座2270亩的荒山上,兰林金生生开出10公里长、3米宽的山路,挖下8万多个树坑,连续三年栽下10万多株树苗。如此艰巨繁重的任务,就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难以做到,何况一个残疾人?其中的艰难苦楚可想而知。他说,我就是想证明自己还是个有用的人,荒山可以重绿,生活也一定可以重来。著名作家史铁生,后半生与轮椅相伴,靠透析维持生命,他却幽默地调侃自己: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就这样“业余”的写作,“病隙”的“随笔”,史铁生完成了几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一代大家。这就是残疾人,用种种不可思议的奇迹回报了社会对他们的关照和关爱,也印证了他们同样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他们的才能卓越而惊艳。杨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当年最年轻的讲师,却在风华正茂之时因眼疾突然失明。不过,“盲人杨佳”却获得了更令人赞叹的成就:副教授、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第一位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MPA)的外国盲人学生、“校友成就奖”获得者,联合国首届残疾人权利公约委员会委员、副主席。在盲人歌手杨光凭借自己的努力夺得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节目2007年度总冠军之后,又一位自幼双目失明的姑娘步入歌坛,她就是刘赛,一个湖南桑植的土家族小姑娘。刘赛对音乐非常喜爱且极有天分,初中毕业后她报考湖南艺专,考场上神态自若,歌喉甜美,一曲唱罢,满场掌声,竟无人意识到她是一个盲姑娘,她以优异的专业成绩被学校录取。但入学后刘赛露出了“马脚”,被学校劝退,她又顽强地为自己争取了试读一学期的机会,最终以全班第二名的学习成绩被学校真正认可。2011年,刘赛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的年度总冠军。在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我看到用脚拿起的刻刀也能雕龙琢凤,用嘴衔住的画笔也能在纤薄的尺素上浓墨重彩……这就是残疾人,客观面对并勇敢承受着所有不幸,也展示着不同凡响的骄傲。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才是真正的不幸和痛苦,能够承受不幸的人才能享受愉悦和幸福。
——他们的品格谦虚而高尚。2008年北京残奥会盲人短跑的赛场上,盲人运动员吴春苗取得了冠军。盲人跑步是需要健全人领跑的。在领奖台上,吴春苗把金牌摘下,摸索着挂到了领跑员身上。她对记者说:在赛场上,我们拥有一双共同的眼睛,没有他的领跑就没有我的冠军。一位在滔天洪水中救出了130位村民的残疾农民,救人后默默地离开,只留下一句朴素的话语:“水这么大,人要死了,得救啊。”这就是残疾人,为我们呈现出令人感动的道德高地,归功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展现出人性中那种最真诚、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愫。
——他们的感情质朴而真挚。2012年云南遭遇了特大旱灾,我与消防官兵们一起赶往一个受灾最重的偏僻山村,为村民送水。那里的乡亲们平常挑水都要走十几里山路,这么多年一直没有解决这个困难,说实话,看到此景时我们心里充满了惭愧和歉疚。在当地村民中,有一位残疾人,他紧握着我的手,嘴里不停说着“谢谢”。还是在云南,永仁县地震灾区,一个残疾老汉朗声对我说,“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盖了房子,我自己也要生产自救,总不能什么都靠政府。困难有一点,但可以克服。”这就是残疾人,历经苦难而不怨天尤人,滴水之恩直欲涌泉相报,其实我们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他们啊!
面对这样的残疾人,我深受震撼与感动。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时代能够出现这样的残疾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在这些残疾人身上,展现出很多既朴素也深刻的道理:看上去最柔弱的人往往最坚强,没有多少财富的人往往精神很富有,得到不多的人往往能够知恩感恩,无言的人往往无声胜有声,眼睛看不到光明的人往往心灵明亮,行动不便的人往往可以让思想走向远方……其实,这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贯穿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精神是力量,精神是魂魄,精神也是综合实力。残疾人的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和感人业绩,是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激励下所创造的,同时也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内涵。这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上海世博会在世博会历史上首次设立了残疾人主题馆,叫做“生命阳光馆”。这个名字起的好,“生命”、“阳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这就像两个互相依存又互相辉映的共同体,生命因阳光而蓬勃,而蓬勃的生命使得阳光更为绚烂。这不正像当今的中国残疾人吗?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爱的阳光普照着残疾人,残疾人有了施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蕴藏的巨大潜力竞相迸发,创新和创造的才能有效释放,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
人类认识和解决残疾人问题,经历了漫长和曲折的过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实践,我国残疾人事业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国际残疾人运动先进理念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近些年来,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人生和事业的梦想,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过上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可以说,残疾人事业是我国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亮点,是人权事业发展的一个看点,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闪光点。
残疾人事业铸造了一根标尺,度量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过去的10年,我国残疾人生存和发展状况显著改善。城乡残疾人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上千万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现脱贫。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目前城镇残疾人社会保险覆盖率超过60%,农村残疾人基本都参加了新农合,1000多万城乡困难残疾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建立了贫困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专项福利制度。残疾人就业稳步提高,城镇新增300多万残疾人就业,农村在业残疾人稳定在1700万以上。残疾人康复在全国普遍开展,1600多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康复。残疾人教育加快发展,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逐年提高,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向前推进,290多万城镇残疾人得到职业培训。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数字是很有说服力的,我们的残疾人正在努力追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残疾人事业体现了一个印证,反映出党和政府坚定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残疾人事业是人道主义事业、人权保障事业,对待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情况,最能反映和体现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把残疾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新思想新理念,顺势而为地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政策新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首次专题研究残疾人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颁布了首部精神卫生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国务院首次将残疾人公共服务、特殊教育等作为专门内容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专门出台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初步建立起一般性制度安排与特殊扶助相结合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康复、就业、教育、预防、救助、社会福利等多项制度。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大幅增加,中央财政投入比前10年增长了10倍多。可以说,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确立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战略,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残疾人事业政策体系,初步搭建起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框架,为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
残疾人事业打磨了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进步和公平正义。长期以来,作为相对弱势和困难的群体,残疾人的正当诉求往往被忽视,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经常受到损害。这些年来,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歧视残疾人的一些制度被破除、办法被废止,残疾人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社会成员一起,平等享受各项权利,合法权益受到更好的保障。比如,过去肢残人一直不允许驾驶机动车。其实,只要在汽车上加一个辅助装置,肢残人特别是下肢残疾人完全可以正常驾驶。张海迪同志在全国政协会上曾几次递交有关提案,联名签署的委员也很多,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我想残疾人要的,不单是一本驾驶证,而是公平融入社会的权利。在残工委会议上我们明确要求有关部门予以认真研究和解决,这件事既是残疾人的强烈期盼、技术上又没有问题、国际上都普遍允许,我们怎么就不行呢?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2010年,允许下肢残疾人和配戴助听器的听力残疾人考驾照的新规定终于出台。再比如,过去残疾人运动员与其他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后的待遇明显不同,有很大的差距,残疾人很有意见,我们也很难理解:同样的比赛场地,同样的升国旗、奏国歌,同样的金灿灿的奖牌,那含金量就不一样么?某种意义上,残疾人运动员比起健全人运动员付出得更多,取得成绩更难。2008年,借助于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机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深入人心,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其实,身体残疾固然令人痛苦,但被人另眼看待更为痛苦。残疾人的平等权利和人格尊严,绝不可轻慢和亵渎。
残疾人事业搭建了一个舞台,残疾人上演了精彩的人生活剧。残疾人常常被看作是“包袱”,其实残疾人是具有特殊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才能。这些年来,国家致力于为残疾人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他们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更加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残疾人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不少人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残疾人用奇迹和心声回报社会的关爱和关照,他们之中有为国家科技进步和创新做出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有善于经营、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企业家;有在国际赛场和国际艺术舞台上用勇气、力量、技巧和美感动世界的残疾人艺术家和运动员。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走遍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千手观音”向世人展示着中国的特殊艺术如何将生命的激情与感动、坚韧与刚毅、潜能与勇气、尊严与价值融入到雅致的舞台之上。我们的残疾人运动员将体育升华为一种艺术,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生活乐趣和人生启迪——我曾经长久的被缺失双臂的残疾人运动员以头触壁勇夺游泳冠军的镜头所震撼。2007年上海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北京残疾人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洲残疾人运动会,我们几年间举办了三次大型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这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体育事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残疾人事业高举起一杆旗帜,呼唤世人的爱心良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善乃幸福之源、文明之基,做善事、做好事,对行善人是快乐的,对受与者是造福的,对社会文明进步是大有裨益的。我国平均每四个家庭中,就有一位残疾人,他们生活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我们每个人理应伸出援手,帮他们一把。10年来,除了一次特殊情况外,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我都要参加“全国助残日”活动,深切感受扶残助残的社会风气日益浓厚,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广泛开展,志愿者达到700多万。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社会组织不断壮大,在为残疾人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正在全面推行,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中华民族助残帮困的传统美德应该很好的传承、弘扬和光大,绝不能缺失、扭曲和错位,我们都应该有正义仁爱之心、同情怜悯之意、善良助人之举。能使自己方便和快乐是聪明,能使周围的人也方便和快乐是大聪明,能使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弱者都方便和快乐则是睿智了,人生因利他而更加丰富和精彩。一个理解、尊重、善待弱者的社会,一个公平正义大行其道的社会,才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
残疾人事业敞开了一扇窗口,让我们认识了世界,也让世界认识了我们。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我们积极吸收借鉴国际残疾人运动“机会平等”和“充分参与”等先进理念,结合我国国情,形成了残疾人事业“平等·参与·共享”的核心理念 。我们积极参与到国际残疾人事务之中,成为首批《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并随之递交了正式履约报告。我们推动实施了第三个“亚太残疾人十年”,并荣获联合国“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我们还召开了有世界盲人联盟、世界聋人联合会、融合国际、残疾人国际等残疾人组织以及各大洲10多个国家的残疾人事务负责人参加的“消除障碍 促进融合”国际论坛,促进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包容、造福全民的世界。在残疾人事务中,中国在世界上树立了更负责任的形象,发出了更响亮的声音。同时,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迅速发展,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受到世人的广泛赞誉。可以这样说,中国有两件事在国际上最没有争议,即使那些最挑剔的人也未能置喙,就是残疾人工作和扶贫工作。残疾人事业的成就,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我们国家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
残疾人事业任重道远,需要不懈努力。残疾人事业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残疾人事业发展依然滞后,残疾人生活水平和质量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仍不健全,他们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里最为困难的群体。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我国进入残疾风险高发时期,残疾人口数量呈快速增加态势,残疾人占总人口比例持续提高。目前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农村6000多万残疾人中贫困的达到1/4,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人口超过农村贫困人口的30%,许多残疾儿童无法上学或中途辍学,许多具有就业能力的残疾青壮年没有工作……在贫困地区调研时,我曾亲眼看到,有的农村残疾人一年只能吃两三次肉,不少人饮水困难,很多人生病后硬撑苦熬,看了真令人痛楚心酸!现在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7年时间,如果到那时,他们的境遇还不能明显提高、生活还得不到应有改善,我们是没法交代的。对残疾人、残疾人事业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这是理所应当的。我们下基层时要多看一看残疾人的生产生活,调查研究时要多听一听残疾人的呼声要求,考虑问题时要多想一想残疾人的冷暖饥渴,制定政策时要多给予残疾人特别扶持,通过各方面努力,使残疾人能与全国人民一起迈入全面小康。诚如斯,善莫大焉。
三
一项伟大的事业必定会聚集一批愿为这项事业努力奋斗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不懈奋斗,也必定会推动这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有幸参与了残疾人事业,有幸结识了残疾人工作者。他们的品格令人钦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精神催人奋进。
在波澜壮阔的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有一些名字是永远不能忘记的。邓朴方同志,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奠基者和拓荒者,他在“文革”中因遭受迫害造成高位截瘫,却在轮椅上为人道主义精神的发扬一路披荆斩棘,将人生逆境化作大爱之心,着手建立我国第一个康复机构,创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从此走上了为残疾人服务的道路。2003年,联合国将人权奖颁发给邓朴方同志,作为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中国人、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残疾人,这既是国际社会对他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我国残疾人事业和社会人权保障的肯定。张海迪同志,当代的“中国保尔”,她5岁因病高位截瘫,却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过去她的精神曾经感召了一代人,现在作为中国残联主席担起了领导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大任。刘小成、郭建模、汤小泉、王新宪同志,先后担任过中国残联理事长,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殚精竭虑,作出了重要贡献。还有很多很多的人,为残疾人事业发展付出了心血和汗水。
同样不能忘记的是那些经年累月、默默无闻战斗在基层的残疾人工作者。正是他们,支撑起残疾人事业的大厦,给无数残疾人带来了希望和幸福。赵小琼,湖南湘西吉首市残联理事长,身患骨癌却始终坚守岗位,肺部切除,右手掌切除,经历了大小手术10余次只请求医生保留下食指,因为她还要用电脑录入残疾人数据,虽然她去世几年了,但现在残疾人一说起她还潸然泪下。陈欠水,在担任福建惠安县残联理事长14年里,骑着一辆“五羊牌”自行车,挂着一只旧的军用水壶,带着一个掉了皮的公文包,每年下乡250余天为残疾人办实事,即使退居二线后也依然坚持,被残疾人称为“活菩萨”。苏柳英,湖北鄂州市残联主任科员,她自学手语和法律,先后扶助1000余名残疾人创业就业,帮助60多名残疾学生步入大学校园,是残疾人心中的“苏大姐”、“苏翻译”、“苏担保”、“苏法官”。王延勤,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他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残疾人,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在他停灵的3天里,上千名残疾人自发前来守灵……
我常常在想,这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对残疾人怀有感情,竭力帮助残疾人排生产之忧、济生活之困、解发展之难;他们对残疾人工作抱有热情,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千万万的残疾人心坎上;他们开拓创新具有激情,以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着力推动破除各种障碍,大胆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他们献身这项事业充满痴情,虽历经艰难困苦而初衷不改、矢志不移,专注于心、执着于行,倾注着心血汗水,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没有豪言壮语的誓辞,只有无声的行动,迎着寒风、顶着烈日,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努力,做着一件件看似具体琐碎而攸关残疾人切实利益的事情;有的人带病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有的把自己的家产拿出来抵押、贷款给残疾人办事。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服务着最为困难、最为弱势的群体,手中权小、钱少、势缺,工作艰苦、清苦、辛苦,有时还要放下身段、到处求人,但却一直在坚守、坚持,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极怠工,不图高薪厚酬,不求感恩回报。有人说他们傻,有人说他们愚,可我却觉得:
——这是一群高尚的人,有着崇高的人道主义情怀。人道主义是爱与尊重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一种信念、一种力量、一种奉献、一种希望,是最质朴平凡也最不容易达到的人生境界。直接帮助最困难的群体,就是最现实的人道主义。残疾人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道主义精神。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道德风范,看到了乐于付出、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看到了纯洁如玉的美好心灵,也标注出当代中国人精神的新高度、当代中国文明进步的新荣耀。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人道主义的内涵,都拥有“人道”的情怀,那就会使人有更宽阔的胸襟、更广大的视野、更博爱的情怀,就会使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加精彩。
——这是一群有担当的人,致力于为国分忧、为残疾人造福。残疾人工作看似简单平凡、实则非同寻常,看似普通平淡、实则非同一般,它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既是善举又是德政。几十万残疾人工作者背负着道义和责任,真情服务着8500万残疾人,做的不仅是扶弱济困、造福老百姓的善事,而且是为党和国家分忧解难的大事。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无比忠诚,看到了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主人翁态度,看到了埋头苦干、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们这样,我们的事业就能无往不胜,就能创造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这是一群懂得幸福真谛的人,拥有令人动容的人间大爱。人生什么是幸福?可以有不同的阐释,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越简单就越愉快,越单纯就越幸福。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得到的多,但幸福的人必定是计较的少,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人,才能享受幸福,幸福的最大障碍是奢求过多的幸福。幸福的人一定是心态平和、心灵满足、心情愉悦、心地善良的人。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深深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是幸福的。如果我们每个人能知晓此理并身体力行,也一定会是幸福的。
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幅画,是用铅笔素描的我的头像,画技明显很稚嫩,却很认真,每一个线条都画得一丝不苟。这些年,我调换过办公地点,办公桌上的物品也有更新,而这幅画却一直摆在案头。它不是出自什么名家之手,于我却有特别的意义:那是北京第二聋人学校的孩子们郑重地送给我的——我想,它还会长久摆放在我的案头……
分送:朴方名誉主席、海迪主席。
中国残联党组、理事会成员。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残联,中国残联机关各
部门、各直属单位,基金会。
中国残联办公厅2013年11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