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症儿童干预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共同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共同注意力
共同注意是指一个个体追随另一个个体的注意而使得两人同时注意同一物体的过程。共同注意力需要获得、保持和转移注意力的能力。
比如,爸爸看到路边的汽车很漂亮,指向汽车并对孩子说“看”,孩子顺着爸爸的指向看向了过往的汽车(包括通过眼神交流,手势和其他方式获得共同的注意力)
共同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知识、经验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共同注意能力的获得,不仅有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环境、扩展孩子认识世界与他人交往的途径与方式,而且与孩子言语、情绪、自我意识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期关注孩子共同注意的发展十分重要,许多研究也都证实,共同注意是预测孤独症重要因素。在一般孩子发展的过程中,在2岁左右,如果没有共同注意的能力,可作为孤独症诊断的一个征兆。(点击文末阅读全文可进行免费筛查)
共同注意力分为被动对他人引发的注意力的应答(应答性共同注意)和主动引发他人共同注意(自发性共同注意)两类。
举例来说:
妈妈和孩子一起在看图书,孩子注意到书中的小狗,指着小狗并看向妈妈,确保妈妈也注意到这个小狗,这就是以孩子自发性共同注意。
当孩子与妈妈在看同一本书,妈妈指着其中的小狗对孩子说“看”,孩子能够对此有回应把注意力放到小狗上来,这个过程就是应答性共同注意。
一、存在呼名反应、眼神追视减少的儿童
训练:呼名反应
安静的环境下,家长和孩子面对面坐好,桌子上准备好孩子喜欢的物品(零食、玩具、活动等)作为强化物。
训练过程:
1、呼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看向你之后,快速给出强化物。2、如果孩子不看,可以用手遮挡两旁视线,或者主动寻找孩子的视线,呼唤名字,然后给强化物,尽量不要使用强制性掰头让孩子看你,有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重点】孩子的注意力要从注意物品过渡到注意人。因为共同注意是需要两人共同关注物品,而不是让孩子单方面注意他喜欢的东西。
注意事项:
1、呼名必须喊孩子全名而不是外号,不要说除名字外的语言。
2、需要反复练习,强化物可以多准备几种,但必须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东西。
3、孩子做出正确反应后,一定要及时给予强化物,必须建立人-喜欢的物品间的联系,就是让孩子明白看你,就有好吃的,好玩的;不要无意义地呼唤名字。
4、训练前孩子手上不能有东西。坚持由近至远、由简至难的原则,在孩子面前,拉开一段距离,最后泛化至隔着房间,或者户外。
二、训练应答性共同注意力
准备多项物品以及孩子喜欢的物品,做这项训练的前提是孩子有呼名反应和眼神注视能力
训练目标:
让孩子能在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个事物时,家长或老师把另一个物品拿出来,孩子能将注意转移到新物品上。
训练过程:
1、当孩子在玩其他玩具时,家长将其喜欢的玩具放置于孩子视线盲点处(侧面),并呼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看向你的时候,手指指示并说“看”;
2、孩子能随指示望向玩具时,马上给予强化物。
注意事项:
1、孩子没有对呼名做出反应,则收起所有玩具,进行下一回合。不要重复呼名。
2、坚持“由近至远”原则,指示速度“由慢至快”。
3、从转移注视喜欢的玩具过渡到其他玩具。
来源:源于网络*侵删